本報訊(記者 吉文艷)健康是幸福之基,“看病難、看病貴”是長期以來困擾廣大人民群眾尤其是基層群眾的一大難題。在今年年初召開的我市“兩會”上,政協委員們聚焦“看病難、看病貴”,圍繞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提出了《關于深化醫改、緩解看病貴的建議》《關于進一步鞏固和完善我市基層醫改成果的提案》等提案,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今年以來,市衛計局深化醫改,以讓人民群眾“少生疾病、方便看病、看得好病、看得起病”為改革目標,以鞏固完善基層醫改成果為重點、以提升基層服務能力為核心,強化落實政府辦醫主體責任,持續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綜合推進醫療保障體系建設、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基本藥物制度建設、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和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配合、上下聯動、創新發展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發展新局面,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得到了有效緩解,為提升居民健康水平、推進健康商洛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加快建立分級診療制度。按照分級診療制度工作的總體部署,強化制度設計,完善配套政策,規范轉診程序,引導患者合理就醫,積極構建“小病在基層、大病進醫院、康復回基層”的就醫格局。制定出臺一系列分級診療制度政策文件,確定7個專業21個專科163種疾病診療目錄和轉診目錄,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全部設立全科醫學科,配備全科醫生719名,平均每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9人,促進優質資源下沉,提高基層服務能力,暢通雙向轉診渠道,引導群眾合理就醫。截至目前,全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首診率達到65%以上,縣域內就診率達到90%以上,新型就醫秩序初步形成。上半年,全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首診率達到65%以上,縣域內就診率達到90%以上,初步顯現縣域內就診率、基層首診率、基層醫療機構住院率提升,縣級公立醫院診療人次、境外轉診人次下降的“三升兩降”的良好效果。
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嚴格按照國家公立醫院改革試點要求,強力推進城市公立醫院改革,引導和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提升區域整體醫療服務能力。一是開展法人治理結構試點,健全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加強醫院精細化管理,強化成本核算和控制。二是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按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拉開層次、體現差異,政策配套、協同推進,強化監管、控制費用”的基本原則,制定城市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方案。三是深化編制人事改革。推行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以質量為核心、公益性為導向的醫院考評機制,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四是開展改革效果評價。按照《陜西省2016年度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效果評價考核實施方案》要求,成立了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效果評價領導小組,制定考評方案、辦法及具體的考評標準,對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效果進行評價考核。
醫療保障體系持續完善。鞏固完善以基本醫保為主,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為輔,民政救助為補充的全民醫療保障體系,推進支付制度改革,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提高綜合保障能力。一是基本醫療保障能力穩步提升。全市城鄉居民參保率達到99.63%,基本實現了“應保全保”目標。二是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不斷完善。修訂完善了《商洛市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實施方案》,將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籌資標準提高到人均30元,報銷比例提高10個百分點。截至目前,累計籌資1.1億元,報銷1.3萬人次,報銷資金8626.7萬元,人均報銷6632.8元,平均報銷比例提高了9.38%,有效緩解了群眾就醫負擔。三是強力推進支付制度改革。制定下發了《商洛市住院單病種補償管理實施辦法》,強力推進以病種付費的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確定單病種124個,執行率達到45%以上。
藥品保障體系不斷優化。將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健全優化藥品流通體系作為降低藥品虛高價格和破除“以藥養醫”機制的重要抓手,持續深化藥品供應保障領域改革。一是城市公立醫院全面推行藥品零差率銷售。按照《陜西省城市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方案》(陜價服發〔2016〕143號)要求,市級5家城市公立醫院自2017年4月1日起,藥品(不含中藥飲片)全部實行零差率銷售。至此,市、縣、鎮、村四級公立醫療機構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全覆蓋。二是推行城市公立醫療機構藥品耗材集中配送。多次召開城市公立醫療機構聯席會議,依托市中心醫院組建城市公立醫療機構采購聯合體,通過集中招標的形式為各醫療機構遴選藥品和耗材配送企業。三是積極推進帶量議價采購。5縣區通過縣級采購聯合體或醫院單獨組織的形式,對采購金額大、使用量多、重合度高的藥品耗材,開展聯合帶量議價采購。四是強化藥品耗材采購監管。健全完善藥品備案采購、商業賄賂不良記錄、藥品配備使用等配套管理措施,實行網上采購、網上付款、網上監管,全市公立醫療機構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網上陽光采購率均達100%。五是全面落實藥品零差率銷售補助政策。各級財政按照城市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所減少的合理收入的5%、縣級公立醫院藥品銷售總額的15%、鎮衛生院在編在崗職工年人均1200元、村醫年人均1.2萬元的補助標準全額預算兌付藥品“零差率”補助,建立了藥品零差率政策的長效運行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