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趙楠)近期,市政府出臺《〈中國制造2025〉商洛實施方案》,提出了我市今后一段時期制造業發展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方向,為全面打好現代工業攻堅戰提供了堅強保障。
《方案》簡要分析了我市“十二五”以來工業經濟發展的特點和存在問題,提出了實施中國制造2025戰略是我市打造產業新優勢,構建產業新體系的最有效途徑。同時提出,要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以智能化、綠色化和服務化為主攻方向,“打造七大產業,實施六大工程,實現三大轉化”,加快推動商洛制造業發展動能轉換,打造絲路經濟帶區域特色工業城市和全國循環經濟產業示范基地的總體思路。方案強調將堅持五大發展原則,一是堅持科技引領,創新發展原則;二是堅持統籌兼顧,協調發展原則;三是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原則;四是堅持區域協同,開放發展原則;五是堅持產城融合,共享發展原則。具體發展目標是,到2025年實現制造業發展五大突破,一是規模壯大結構優化,制造業占全部工業的比重由當前的62%提高到75%,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從158戶增加到500戶;二是創新能力顯著增強,規模以上制造企業研發投入占比達到1.8%;三是質量效益穩步提升,制造業增加值率由當前的23.5%提升到30%以上;四是知名品牌不斷涌現,省級以上名牌產品增加到60個以上,陜西省著名商標達到55個以上;五是環境發展更加和諧,重點行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方案提出,將通過加快傳統制造業創新化、新興制造業規模化、生產型制造業服務化為主的“三化”建設,推進制造業提質增效、做大做強。通過實施工業園區提質工程、創新能力建設工程、智能制造提升工程、市場主體培育工程、質量品牌振興工程、綠色循環深化工程六大工程,提升園區承載能力,構建制造業創新體系,推動兩化深度融合,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提升培育質量品牌,實現綠色循環發展,全面提高制造業發展質量和核心競爭力。將優先發展生物醫藥、綠色食品、新材料等優勢產業,培育發展清潔能源、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等新興產業,突破發展智能制造裝備、高端工藝品等高附加值產業。
圍繞七大產業領域,方案確定了100個制造業重大引領推進項目,總投資超過800億元。其中:具備投資主體的規劃實施項目70個,總投資超過570億元,主要集中在生物醫藥、綠色食品、新材料、清潔能源等優勢產業領域;論證推進的引領發展項目30個,總投資超過230億元,重點集中在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智能制造裝備、高端工藝品等新興培育的產業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