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永朝 特約記者 孫傳卿
商南縣在健康扶貧工作中,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為重點,創新實行“四個四”工作法,有效提高了貧困人口醫療保障水平,遏制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發生。
“四免四提”促保障
在鎮辦衛生院住院報銷時免除門檻費,報銷比例由90%提高到95%;在縣域內醫療機構就診免交掛號費,門診特殊慢性病年度報銷額度比非貧困人口提高20%;在縣域內醫療機構住院免交住院押金,在省市縣定點醫院住院合規費用報銷比例較非貧困人口提高10%;貧困人口免繳年度參加新農合個人繳費部分資金,意外傷害按普通疾病報銷,較非貧困人口意外傷害報銷比例提高20%。
“四進四送”暖人心
進社區送政策。將健康扶貧政策制作成音頻、視頻,在城區廣場LED和鎮村、社區巡回播放,擴大宣傳覆蓋面。進農村送醫藥。全縣醫療團隊深入農村,通過展板、橫幅、發放宣傳資料,舉辦健康知識講座,巡回醫療、送醫送藥活動等,深化健康扶貧宣傳內涵。進農戶送溫暖。駐村工作隊、包扶干部、鎮村組干部、基層醫務人員深入農戶家中,面對面宣傳解讀健康扶貧政策,解疑釋惑,提高政策知曉率。同時幫助貧困戶清潔家園,整治環境衛生,預防傳染病發生。進病房送健康。醫務人員深入病房,面對面向患者宣傳健康扶貧政策,幫助他們理解、運用和享受政策,增強貧困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
“四批四保”提質量
對貧困人口患者因病施策,分類救治。大病集中救治一批,保障11種大病患者及時救治。對于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特困戶3類人群11種大病患者,在省市縣定點醫院實施分類集中救治,分別按單病種報銷,限定自付費用額度,建立救治臺賬,實行銷號管理。同時,按照病情制訂個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實行一對一服務,一人一檔,一病一策,確保慢性病患者醫療服務有人管。重病實行兜底一批,保障特困人群醫療費用。對重特大疾病、家庭成員多人患病、因病因殘喪失勞動能力等特困人群,通過民政醫療救助、政府補助等形式,實施兜底保障。特大疾病救助一批,保障不再因病致貧返貧。對全縣農村居民患重特大疾病、病情嚴重且花費較大,經健康扶貧“四重保障”報銷、補助后,個人自付費用仍然較大的,通過中省市脫貧攻堅“4+X”醫療保障體系,對其實施精準救助。截至7月24日,全縣貧困人口住院9128人次,新農合報銷3689.02萬元;大病保險報銷238人次,報銷92.71萬元;民政救助3707人次,救助847.69萬元;政府補助270人次,救助23.56萬元。
“四抓四促”夯責任
商南縣成立了健康扶貧工作領導小組,設立健康扶貧辦公室,實行局科級領導包抓鎮辦、鎮辦衛生院包抓各村(社區)、責任醫師服務團隊包抓貧困戶的“三包”責任制,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壓茬推進??h財政、扶貧、民政、衛計等部門互聯互通,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研究解決實際問題。全縣各醫療單位也都成立組織機構,落實專門辦公人員,做到組織領導、陣地建設、責任落實三到位。抓數據核查,促信息精準。按照貧困人口健康扶貧對象精準識別要求,在與扶貧部門做好對接、徹底核清建檔立卡貧困戶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情況的基礎上,及時組織鎮村醫務人員進村入戶,對全縣貧困人口參合情況、患病情況及就醫報銷情況進行拉網式排查,逐戶逐人調查登記,精準建立“零差錯”工作臺賬。同時對全縣建檔立卡貧困對象以戶為單位辦理了“貧困人口就醫優惠證”,貧困患者可憑證享受就醫優惠。目前全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未脫貧的貧困戶達3509戶11101人,占貧困人口總數30.45%。
通過大力推進貧困村標準化衛生室建設和縣、鎮醫療機構服務能力建設,開通貧困患者就醫綠色通道,方便群眾就醫。此外,縣財政還籌措2000萬元政府兜底保障資金,推行“4+X”醫療保障“一站式”及時結算服務,貧困患者享受“四重保障”補助后,可再通過臨時救助、慈善救助等享受多重優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