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張斌 田波 特約記者 孫傳卿)近日,市委組織部等15個部門聯合印發《商洛市人才支持脫貧攻堅行動方案》,精準開展“六大行動”,引導各類人才向基層一線集結、向脫貧攻堅發力,激發各類人才“扶志”“扶智”“扶技”激情,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實施人才培養行動。重點圍繞特色產業、教育、衛生、旅游、電子商務等基層急需緊缺人才,整合資源加大人才培訓力度。計劃在脫貧攻堅期內,每年培訓特色產業從業人員2000人、教師1000人、醫生200人、文化工作者300人、電子商務人才1000人、旅游發展人才1000人。市上將農村實用人才作為助推脫貧的重要力量,市、縣區分別建設1個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促進實用人才和農村黨員干部互相轉化。利用寧商協作機遇,市上每年選派黨政領導干部、農業科技、教育、衛生人才赴南京進行培訓、掛職,通過人才交流提升人才培養水平。
實施人才引進行動。將公務員、事業單位等人才招錄招聘計劃向基層傾斜,計劃每年為縣區及以下招錄公務員200名左右,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800名左右,緩解基層人才緊缺狀況。同時,認真落實高層次人才引進優惠政策,以“虎口奪食”的精神開展人才引進,與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浙江大學等知名院校開展合作,力爭每年引進50名掌握關鍵技術、擁有自主創新成果的高層次人才來商開展課題研究、技術研發等活動。市上還實施百名研究生招引計劃,2017年計劃通過面試招聘引進研究生人才151人,目前正在組織實施。
實施人才幫扶行動。市、縣區分級組建工業、農業、衛生、教育、宣傳文化、社會工作6支優秀人才服務團,推行“工作團+貧困村+產業”“工作團+龍頭企業”“人才+貧困戶+培訓”等幫帶模式,全市2000余名優秀人才對口包抓貧困村、企業和項目1200多個。統籌選派人才開展對口幫扶,積極實施“三區”人才支持計劃、教育人才支持計劃、醫療衛生系統對口幫扶活動。市級層面每年選派100名科技特派員、300名優秀專任教師、40名優秀醫生及全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到基層開展對口支援服務。
實施平臺建設行動。加強人力資源市場建設,搭建各類人才供求對接平臺和通道,鼓勵和引導人才服務中介機構面向農村開展中介服務,對向農民工提供職業介紹服務并符合相關條件的,給予每人500元的職業介紹補貼。加快全市醫療遠程會診平臺建設,預計到2017年底,縣級公立醫院、60%的鎮衛生院將建成遠程會診系統并投入使用,到2020年全市公立醫院和鎮衛生院實現遠程診療全覆蓋。同時,積極建設網站、新型研發中心、孵化中心等科技推廣轉化平臺,及時為廣大企業、農村群眾、產業基地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務。
實施政策支持行動。支持人才帶動貧困戶脫貧,對實用人才、經營管理人才創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企業,帶動貧困戶發展、吸納貧困戶就業的,市上將按照規定給予貼息貸款、注資、獎勵等支持。支持人才扎根基層,鼓勵專業技術人才扎根貧困地區服務群眾,對選派到基層服務的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在基層工作經歷認定、職稱評審、高技能人才評價上予以優待。支持基層人才成長,鼓勵在職各類人才自學成才、自主成才,對取得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認可的碩士學位證書的,按規定報銷不低于50%的學費;對取得農業技術類高級技師、技師執業資格和社會工作師、助理社會工作師職業資格的,給予3000元、2000元的一次性現金獎勵。
實施培優樹模行動。為營造人才支持脫貧攻堅的良好氛圍,市上將加大表彰獎勵力度,每年表彰50個幫扶單位、駐村工作隊、產業幫扶先進集體以及50名第一書記、100名幫扶先進個人;每年評選一次“十佳農村實用人才”和“十大優秀企業家”,每人獎勵1萬元;每兩年一次評選“優秀科技工作者”10名,每人獎勵1萬元;每三年評選一次“商洛市有突出貢獻拔尖人才”,每人獎勵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