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市堅持“生態立市”戰略,以“追趕超越”、綠色發展為主線,把構建良好的生態環境作為展示商洛形象、進一步唱響“秦嶺最美是商洛”的發力點,依托國家林業重點項目,一手抓生態修復治理,一手抓資源保護管理,全力推進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林業生態建設效果顯著,全市森林覆蓋率66.5%,位居全省前列。目前,城周綠化工程突破重重困難,初步實現了一次成林、增景見綠的明顯效果。不久前,市委老干部局及時組織老干部參觀了城周綠化工程,看看老干部們怎么說。
“工作舉措落得實,城周綠化效果就出來了”
原市政協主席唐慶華:城周綠化確實搞得好,看了之后我想了一下,這次城周綠化之所以能搞得這么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是市委、市政府工作舉措落得實、落得快。關鍵是四個措施到位,第一個是規劃到位,城區周邊所有的山,都因地制宜,規劃非常到位;第二個是發揮了專業隊伍的作用,以前說植樹造林是全民大會戰,但是這次由各縣區的林業部門、林場抽調骨干力量來施工,首先在工程質量上能夠保證;第三個是各種措施齊上,山坡上植樹最大的問題是抗旱和灌溉的問題,這次植樹造林的區域都是把水源引上山,然后通過蓄水池儲存起來,除了剛栽樹時需要灌溉,然后是每隔一段時間就灌溉一次,這個措施非常到位;第四個就是發揮了全民動員的作用,從基層支部書記抓起,包干到村,各級都在抓這件事。所以說,這次植樹造林非常到位、非常好。
“城周綠化實現了城鎮協調發展”
原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書記劉平:看城周綠化,深受啟迪。城周綠化工程思路新、規劃高、措施硬、質量高,給人以鼓舞和信心,看到了商洛經濟社會發展的希望。城周面貌變化很大,給人民群眾以鼓舞。我的感觸是,首先,我市把城周綠化工程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相結合,體現了市政府綠色發展的理念,思路很好;其次,在城周綠化工程中,有效把發展林業產業、林下經濟與群眾脫貧致富相結合,實現了興林富民,這也符合全市脫貧攻堅的大局;再次,是把建設森林城市和建設美麗鄉村相結合,實現了城區城周綠化美化、鄉村美化;最后,把城周綠化工程建設和鄉村的水電路建設相結合,實現了城區和鄉村共同發展和協調發展。我認為,現在這種工程造林的辦法思路新、方法好,改變了過去大哄大弄、年年造林年年不見林的現象。林業經濟、林業產業已經成為商洛的一個重要的經濟產業。希望相關部門一方面重造,另一方面要重管,特別是要抓好后期管理,提高工程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為建設創新美麗幸福商洛作貢獻。
“看了城周綠化,很受鼓舞和感動”
原市政協副主席、現市慈善協會會長王有德:今年以來,新一屆市委、市政府經過半年的努力,把城周綠化工作搞上去了,看了以后很受鼓舞和感動,看來工作只要下茬去做,沒有干不好的。我有三個沒想到,第一是在“洋鐵板”上懸空栽樹,這是歷史上沒有的,說明下了很大功夫;第二是騾馬隊給山上馱土,有的地方還搞了高線運輸,這個在商洛歷史上也是沒有的;第三是城區綠化栽種的大松樹苗,因為松樹是比較不易成活的,但是栽種之后的成活率很高,是我沒有想到的。這三個沒想到足以證明市委、市政府打造商洛森林城市的決心和信心,值得點贊。如果按照這樣的干法,再堅持幾年,一個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園中、生活在福中的光明艷麗的城市,將會展現在我們面前。作為一名退休干部,除了給點贊之外,還要繼承傳統、發揮余力,為商洛的事業添磚增瓦,獻上一份愛。
“城周綠化攻堅戰,彌補了過去很多短板”
原市政協副主席王厚坤:本屆市委、市政府領導班子一心撲在商洛的事業上,他們心里想的是商洛人民,其在基層老百姓的口碑上是非常好的。這一屆政府大力實施城周綠化攻堅戰,彌補了過去很多的短板。從園林城市提升到森林城市,上升了一個新的高度,這值得給點贊。過去歷屆政府也在號召城周綠化,但是現在的市委、市政府措施快、質量高,而且綠化不留空子,發展成了一種多元化的植被覆蓋體系,這應該點贊。商洛在推進城市綠化的進程中,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市民的素質教育問題。由于商洛進入城市的歷程短,人們的行為、意識、思想、素質都不一樣,這就需要堅持用教育提高全市人民的環境保護意識。
“留下青山綠水,就是給子孫留下金山銀山”
享受副廳級待遇的離休干部李淑靜:城周的綠化美化工程變化太大了,沒想到領導抓工作抓得這么實,抓到點子上了!過去的光山禿嶺,現在已經布滿了松柏、果樹、藥材。過去光山禿嶺容易發洪水,現在滿山都是森林,郁郁蔥蔥的,從根子上治理了水災。同時,給子孫留下了一片青山綠水,留下了金山銀山,就是留下了寶貴財富。
(陳丹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