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溢 本報記者 陳波
床頭的鬧鐘指向22時39分,忙碌了一天的山陽縣監察局局長李峰依舊在他的微信工作交流群工作著:“全縣扶貧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會議召開后,發改局、扶貧局等單位第一時間部署落實并上報了工作進展情況,你們辛苦了!沒有動起來的單位要高度重視,迅速開展工作!”他的信息剛一發出,縣養老經辦處紀檢組長查張記等多名基層紀檢干部便秒復:“收到,按要求辦理。”
在人們的印象里,紀檢監察工作嚴肅刻板而神秘,微信朋友圈生活氣息濃郁而又時髦開放,這兩個差異巨大的個體根本不可能發生交集。然而,年屆不惑的山陽縣監察局局長李峰,卻從及時掌握紀檢監察干部思想、工作動態,推動執紀監督問責職能發揮和轉變工作作風的角度出發,以群主的身份,打造了一個由125名紀檢監察干部組成的微信工作交流群,在里面隨時發布黨風廉政建設的通知要求,收集工作進展匯報,交流成果和經驗。
微信工作交流群建成后,山陽縣紀委監察局的領導根據各自分工適時發聲,在群里安排工作、推薦優秀文章、分享典型案例和工作經驗。全縣黨風廉政建設許多原本需要開會、打電話、發文件落實和推動的工作,如今快捷簡便的從微信工作交流群發布出去,很快就得到落實和結果回復。群主李峰每天都及時對微信群中上報的圖片文字等佐證工作的信息進行點評,一些工作遲緩、動作滯后的單位會感受到真實的壓力,立即迎頭趕上,大家以此相互學習借鑒對方的工作經驗,達到提高工作效率和減少文山會海的良好效果。
同時,這個紀檢監察微信工作交流群還加強日常管理,確保工作安全有效。一次,一名縣直部門紀檢組長在群里推送了一條有關脫貧攻堅的負面消息,被群主要求立即撤回言論、公開道歉,并受到嚴肅批評。還有人將自己的朋友同學往群里拉,均被拒絕和批評:“紀委監察局的工作群必須體現忠誠、干凈、擔當的紀檢監察精神,不能什么人都能進來!在群里也不能什么話都亂說!”一天夜里已近子時,山陽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劉申海在鄭重思考了三天之后,才在群里推薦了一篇題為“警鐘!多名紀檢監察干部接受公款宴請被處理”的文章,很快大家就踴躍回應:“已經學習,引以為戒,絕不觸碰紀律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