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劉建國 唐明濤)我市加快發展林下經濟,促進生態建設和脫貧攻堅。上半年全市新增林下種植3.65萬畝、林下養殖18.6萬頭(只),新增林下經濟產值1.3億元,帶動9300多戶群眾依靠發展林下經濟實現增收。
今年,全市按照“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抓點示范、項目帶動、促進脫貧”的林下經濟發展思路,以林下種植、林下養殖項目為重點,突出實施“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一縣一特色”戰略,著力發展林藥模式、林禽模式、林畜模式,強化政策支持、經濟扶持和典型示范帶動,全面促進林下經濟加快發展。
加強政策支持和經濟扶持,促進林下經濟加快發展。市林業局、財政局聯合下發文件,明確林下經濟發展專項資金以林下種植、林下養殖項目為支持重點,對優質林產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觀利用項目予以適當支持。林下種植項目主要扶持油用牡丹、豬苓、魔芋、柴胡、板藍根、金銀花、天麻、西洋參等林下種植品種;林下養殖項目主要扶持林下養林麝、養豬、養雞等項目。要求各縣區在落實林下經濟項目時,優先考慮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保證一定比例的項目資金用于脫貧攻堅。
明確林下經濟補助對象和標準,合力助推脫貧攻堅。市上明確,從事林下經濟的林農、家庭林場、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林場、良種繁育基地(站)等,為林下經濟發展補助對象;對農戶個體發展林下經濟的給予重點支持;對在貧困地區建立基地引導、帶動扶貧,發展林下經濟的企業、個人和專業大戶優先支持;對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家庭林場和帶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農戶數量多的產業化企業適當支持。大力培育主導產業和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林場,著力推進規模化、產業化、標準化經營,通過典型示范、激發帶動廣大林農發展林下經濟,促進脫貧攻堅增收致富。全市投入林下經濟扶持資金230萬元,按照油用牡丹每畝400元,良種繁育基地每畝500元,其它種植項目基地按每畝100一300元;林下養殖項目按照雞、鴨、鵝、雁每新增1羽0.5元、舍每平方米20元,梅花鹿和林麝每新增1頭300元,種豬每新增1頭100元、舍每平方米30元標準進行補助,助推林下經濟加快發展,促進貧困戶增收。
多措并舉,典型示范,引領林下經濟加快發展。各地堅持建設示范基地與脫貧攻堅緊密結合,依托林地資源發展特色經濟。山陽縣牛耳川林區養牛、養林麝和高壩石頭梁的林麝養殖合作社,洛南縣靈口鎮鑫泰連翹產業合作社,商南縣富水鎮景程示范基地、湘河鎮秦林示范基地,商洛市科工貿示范基地等,以“企業+農戶+基地”或“合作社+農戶+基地”模式,引導群眾在林下種植中藥材,或采用以“借崽還豬”模式幫助群眾養殖生態豬,或吸收貧困戶在林園務工,幫扶帶領貧困戶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