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曾亮 周德宏)山陽縣堅持源頭治污、生態治河,綜合施策、多管齊下,對全縣142條大小河流全面推行“河長制”管理。
該縣制定下發了《山陽縣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實施方案》,組建了河長制領導小組辦公室,落實專人辦公,專職負責河長制管理工作。對各相關部門工作職責、全縣大小河流所涉及各級河長職責逐一進行了明確,形成了以縣、鎮、村三級河長及巡查保潔員為主體的河長制網格化管理體系;將河道管理、保潔等相關費用納入縣財政預算,縣財政列支河長制工作專項經費500萬元,重點保障水質水量監測、信息平臺建設、突出問題整治等工作費用;狠抓污染減排,銀花河流域完成五洲公司五氧化二釩清潔生產技術改造項目,建成了絮凝沉降處理站及廢水循環利用系統,實現廢水全部回用;金錢河流域持續推廣應用皂素清潔生產技術,達到皂素工業水污染物零排放。加強農業面源污染、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啟動實施商洛優源8000立方米生物沼氣、山陽福林養殖沼氣等15個畜禽養殖污染治理項目,中村、銀花等6個集鎮垃圾污水處理廠項目進展順利,漫川關、高壩店等15個沿河集鎮簡易垃圾填埋場建成投入使用;建立水行政部門牽頭、相關部門共同負責的河道保護管理聯合執法機制,圍繞河道“亂占亂建、亂圍亂堵、亂采亂挖、亂倒亂排”突出問題,集中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破壞河道生態環境的違法犯罪行為,推動河道治理邁向法制化軌道。
截至目前,累計查處“六亂”違法案件7起,清除障礙34處8600多立方米,集中整治采砂場6家,關閉采石場2家。將河長制工作納入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情況等專項考核,實行月檢查、季評比、年考核,對落實河長制工作不力,水資源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水岸線管護、水生態修復責任不落實、措施不到位、執法不嚴的,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追究責任,以責任倒逼強推河長制各項工作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