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星)
林海茫茫山風起,青山綠水作歌臺。近日,距洛南縣城90余里的洛源鎮吊棚村一片歡騰,該縣脫貧攻堅宣傳文化活動走進這個僻靜的小山村。送文化入村,如此接地氣的精神文化扶貧,讓大山里的貧困群眾連連點贊。
今年以來,商洛市宣傳思想文化系統積極投身“大扶貧”戰略行動,整合并科學配置資源力量,及時制定下發了《商洛市精神文化脫貧實施方案》,以精神文化為媒,改“提米送油”為“以文化人”。小康路上,商洛市用精神文化大旗“舞”動精神文化脫貧行動“集結號”,發出向貧困宣戰的“動員令”、向小康奮進的“邀請函”,敲開了智慧門,催生了幸福花。
宣講提神“長志氣”
“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志。全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要把脫貧攻堅作為發揮作用的主陣地,一比高下的主戰場,讓貧困群眾首先在精神上振作起來,脫貧攻堅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市委秘書長王勇在全市脫貧攻堅宣講動員會上的講話,引起了全市宣傳文化系統干部的共鳴。
于是,商洛市縣區鎮辦三級聯動,深入開展“專家講理論、干部講政策、群眾講故事”活動。各縣區均成立了脫貧攻堅政策宣講團、脫貧攻堅典型人物宣講團、道德模范事跡報告團、文藝宣傳團4支宣傳隊伍,以群眾身邊先進典型為原型,通過政策引領、典型示范、道德滋養、文化惠民等方式,教育引導廣大群眾樹立不等不靠、艱苦創業、勤勞致富的思想,努力實現物質脫貧與精神脫貧相互促進。截至目前,全市各縣區4支宣傳隊伍開展活動達1000余場次。
道德教育“樹標桿”
“精神文化脫貧行動,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源泉和動力,是時代賦予宣傳文化系統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使命。‘脫窮帽’必須‘拔窮根’,必須換腦、扶德、增志。”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李丹峰生動闡釋了精神文化脫貧行動的重要性。
商洛市通過評選表彰“好媳婦、好公婆”“道德模范”“脫貧攻堅先進人物”,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向模范人物看齊,凝聚脫貧攻堅合力。在貧困村中開展移風易俗專項整治活動,推行“一約四會”,大力整治在婚喪嫁娶方面存在鋪張浪費、炫富攀比、大操大辦、薄養厚葬、封建迷信等陳規陋習。在貧困村群眾集中居住的村莊、院落、廣場設置善行義舉榜,宣傳展示誠實守信、孝老愛親等方面典型好人,形成崇德向善、和諧向上的村風民風。
“我們村是貧困村,村容村貌之所以像今天這么好,除了縣鎮和包扶單位的幫助,也和群眾的思想轉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柞水縣下梁鎮老庵寺村村支書鄧蘭英說。鄧蘭英介紹,前幾年,老庵寺村交通不便,經濟落后,村民賭博打牌成風,有能耐、有想法的人都出門了,留在村里的大多數人要么缺乏致富的辦法,要么好吃懶做破罐子破摔坐等政府幫扶,甚至出現政府給村上修路,一些村民卻因為個人的小利益致使施工無法進行的現象,這種惡性循環也成為老庵寺村發展的最大瓶頸。近年來,村上按照縣上“精神文化脫貧”工作要求,推行了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等“一約四會”制度,還進行了“誠信貧困戶”的評選活動,規范村民的言行,并通過先進典型的表揚鼓勵和對后進典型批評教育,使村民逐漸樹立起正確的道德觀念和致富靠勤勞的思想,從而打通了該村發展的思想“血栓”。
文化惠民“暖人心”
筆者走進山陽縣高壩店鎮雙寨村文化廣場,只見一群大姐、大嬸正在音樂的伴奏下翩翩起舞,遠處一座座白墻灰瓦的整潔院落像一顆顆潔白的珍珠灑落在山間,寬敞平整的水泥村路蜿蜒著將顆顆“珍珠”串成一串,道路兩旁整齊燈桿上的太陽能板在陽光下發出耀眼光芒,使得這串“珍珠”更加熠熠生輝。
貧困戶張朝拴說,村民們以前一到農閑就打麻將,家里經常吵架。后來,村里有了文化大院,只要家里沒事,村民們都會來文化大院練一練廣場舞。自從村民們加入了文化大院,不僅身體變得更好了,心情也越來越好,家庭和諧了。最近,村民們又從縣精神文化脫貧宣講隊講述的脫貧典型那里得到了啟發,在包扶干部的幫助下搞起了養蜂,雖然苦點累點,但村民們的精氣神大不一樣了,家庭的經濟條件也有了明顯改觀。
“文化扶貧,不同于一般的扶貧,不僅要提高百姓的物質生活,更要滿足其精神需求,而這正是貧困地區最需要的。”商洛市文廣新局局長周云岳向全市文化戰線發出了號召令。
商洛市充分利用各種文藝手段,多管齊下,開展文化文藝宣傳,教育引導貧困群眾同步實現物質與精神“雙脫貧”。主動策劃創作一批反映時代精神、傳遞社會正能量的精品力作,以豐富多彩的優秀精神食糧為脫貧攻堅增添精神動力。各縣區利用鄉賢骨干文化隊伍,吸納農村文藝愛好者,組建若干文藝宣傳隊,以脫貧政策、脫貧致富典型事跡、移風易俗等為素材,排演一批主題鮮明、群眾喜聞樂見的鄉村小戲、舞蹈、小品、相聲、快板等文藝節目,深入貧困村巡回演出。同時,市文化部門為全市貧困村里配備了電視、音響、舞蹈服裝等器材,使村民們開展廣場舞、健身等活動更有條件了。6月19日舉辦的商洛市脫貧攻堅先進事跡報告會和“脫貧攻堅在行動”文藝匯演,全市各縣區貧困戶代表、鎮辦書記、第一書記、村支書代表及市直相關人員近千人參加此項活動,把精神文化脫貧行動推向了高潮。
宣傳引導“造氛圍”
弘揚主旋律,脫貧攻堅就有了主心骨;傳播正能量,跨越發展就有了動力源。商洛市下發了《關于開展全市“激發內生動力合力脫貧攻堅”主題宣傳活動的通知》,各縣區通過舉辦主題展覽、發放口袋書、展映展播、選樹典型等方式全面開展脫貧攻堅宣傳,群眾反響良好。市委宣傳部組織市級媒體統一開設了“戮力精準脫貧·決勝全面小康”主題宣傳專題專欄,《商洛日報》頭版、商洛廣播電視臺《商洛新聞聯播》節目每天推出重點稿件。全市及各縣區在重要版面、重點時段、醒目位置,長時段、大板塊、多頻次集中刊播優秀公益廣告,大力營造全社會共同關心、關注、支持脫貧攻堅工作的濃厚氛圍。制作脫貧攻堅政策和先進典型宣傳冊、宣傳片,向貧困群眾和鎮辦、村組干部、扶貧干部免費發放,在本地廣播、網站展映展播。充分利用轄區固定宣傳牌、專欄櫥窗、宣傳展板、文化墻、燈箱廣告、LED顯示屏、村級廣播室、宣傳車、標語噴繪等宣傳工具在轄區主要路段、村莊院落、十字路口、村級文化廣場、村委會辦公室、人口密集場地等廣泛開展脫貧攻堅政策知識宣傳,不斷擴大社會宣傳的覆蓋面。截至目前,全市制作主題展板300余塊,展出展覽140余場次,發放口袋書等宣傳資料10余萬份,上報省委宣傳部先進典型10個。同時,市委宣傳部創辦了《商洛脫貧攻堅宣傳》,每周一期,及時傳播脫貧攻堅宣傳工作信息,達到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形成宣傳工作合力。
任重而道遠,砥礪前行。精神文化脫貧行動,與脫貧攻堅同步伐,與貧困群眾共呼吸。商洛市宣傳思想文化系統正以更加開放自信的姿態、更加堅定有力的步伐,奮進在助推脫貧攻堅、同步邁向小康的征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