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訊員 楊鑫
為了挽救一條生命,給病殘孩子一個明天,在2000多個日夜里,殘疾父子相依為命。為了一句承諾,他傾其所有,輾轉多地求醫問藥。他用平凡義舉幫助患兒,演繹了人間真善美。他用自己的真愛,彰顯了人生價值之所在。
他叫金從軍,孩子叫金詩鵬,他們父子倆曾共同住在柞水縣營盤鎮安溝腦上,居住在父輩留下來的一間黃土房里。走進屋子,只見幾塊木板將房間一分為二,外間用作廚房,里間是臥室。家里有一口土灶、一張木板床、一張舊桌子、一個長條板凳、兩口木箱,墻壁用廢報紙糊得嚴嚴實實,殘舊的桌上擺放著金從軍和孩子的合影。這就是金從軍的全部家當。
同病相憐父子緣
金從軍出生在一個十一口之家,排行老七,由于家中孩子眾多,經濟較為困難。在他一歲時,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讓他的一條腿嚴重變形,走路一瘸一拐。因為殘疾,他從小飽嘗了生活的艱辛。
金從軍身體的不便讓自己慢慢自卑起來,學習成績每況愈下。15歲時,家人送他去柞水縣高級示范職業中學學習畜牧養殖,希望他能學個手藝,生活無憂。職中畢業后,金從軍并未如愿找到工作,只得四處打零工掙錢糊口。2006年,在當地政府照顧下,他在村上當起了防疫員,由于勤快肯吃苦,短短三年,他就在營盤鎮街道租了一間小門面,當起了獸醫。
2010年農歷3月18日,對40歲的金從軍來說是難忘的。這天早上,營鎮社區趙芳秀老太太在老虎溝撿了一個男娃的消息在鎮上炸開了鍋,鎮上的人都跑去看熱鬧,金從軍也不例外。遠遠的他瞧見了孩子被一張小被子包著,小臉凍得通紅,一聲不吭。周圍的人都在議論,這娃有毛病,沒有肛門,不然誰家舍得扔啊。
也許是出于憐憫、惺惺相惜,金從軍向鎮上領導提出,自己要撫養這個孩子。第二天,他就帶著孩子去了西安兒童醫院,經醫生診斷,這個孩子患有先天性肛門錯位,肛門前錯了四厘米左右,所幸還能正常排便,就是較常人費力些。令人震驚的是,醫生還診斷出孩子左右腦發育不平衡,醫學上稱之為腦癱。得知這些后,別人都勸他別領養了,可金從軍堅定要撫養這個孩子,他從內心心疼這個苦命孩子。就這樣,金從軍由一個大齡單身漢變成了“奶爸”,他還給孩子起了一個充滿希望的名字—金詩鵬,希望他長大后能好起來,像大鵬一樣展翅飛翔。
相守相伴父子情對一個大男人來說,要照顧一個嗷嗷待哺的孩子難,照顧一個患病的腦癱兒是難上加難。金從軍在隔壁大媽的幫助下,慢慢理清了頭緒。平日里,他一邊當獸醫掙錢,一邊當爹當媽精心照料小詩鵬。孩子尚小時,每次出診,他就將孩子托付給鄰居大媽照顧。慢慢長大后,他就將特制的椅子綁在摩托車上,帶著孩子走街串巷去出診。
由于孩子肛門錯位,他時時刻刻要關注孩子的排便狀況。有時候,孩子排不出來,就疼的哇哇大哭,他只好一邊安撫,一邊用手幫著往出摳。他白天忙碌,夜里也睡不好覺。每天晚上,他都要起來兩三次為孩子喂奶,換洗尿濕的衣服。金從軍家里沒有洗衣機,夏天還好,在冬天,氣溫零下十幾度,他只得在河里掏出一個冰窟窿洗衣服,每次洗回來,他把凍得通紅的手放在火爐上烤,只感覺錐心的疼痛。
小詩鵬患有腦癱,走路、斷奶都比別的孩子晚,夜奶足足吃到兩歲半。這樣的日子,金從軍足足過了兩年多,但他無怨無悔。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小詩鵬一天天長大,但其始終不會走路,金從軍便扶著教孩子一點點走路。為了鍛煉智力,他還學習電視里的早教,買了一臺新手機給孩子聽兒歌,看著孩子高興地臉龐,他倍感滿足。
2013年8月的一天,金從軍出診回來看到小詩鵬扶著墻壁慢慢朝他挪過來,他又興奮又激動,強忍著雙腿的不便跪下身來緊緊抱住孩子。
小詩鵬的身體一直很虛弱,氣溫變化都會讓他感冒,引發肺炎。金從軍常常帶著孩子到縣城到西安看病,一手抱著娃,一手捏著一大堆單子票據,一瘸一拐、滿頭大汗地穿梭在各科室間。最辛苦的時候,他也曾失落過、埋怨過,但一看到孩子的笑臉,他就都釋懷了。當地醫護人員了解到父子倆的情況后,都會體諒這個殘疾父親的不易,主動跟科室申請減免部分費用,還給孩子送吃的穿的,幫他減輕了很多負擔。
2013年的一個冬天,營盤鎮太河村一戶人家養的豬病了,請金從軍前去診治,時間匆忙,他只好將特制的凳子綁在摩托車上載著孩子一起去,該戶群眾了解情況后感動不已,在金從軍替豬診治時主動幫忙抱著孩子,診治結束后,還主動找了孫子的衣物送給孩子?;丶业穆飞贤蝗蛔兲炱鹆孙L,小詩鵬開始咳嗽起來,后來引發肺炎,孩子住院治療了十幾天才好,這讓金從軍內疚不已。
別人看他艱難,都勸他把孩子送到福利院去,可他就是舍不得,盡管收入微薄,他還是盡自己的努力給孩子好的生活,吃的穿的都想著娃,自己則是節衣縮食。當了幾年獸醫,金從軍一點積蓄都沒攢下,還欠著幾千元外債。狠心“割舍”父子愛
2014年臘月,小詩鵬再次感冒引發肺炎,金從軍帶著孩子到縣醫院診治,期間,主治醫生兩度給孩子下了病危通知書,建議金從軍將孩子轉到西安的大醫院治療??粗⒆拥牟∥Mㄖ?,他伸手反復揉搓著口袋里僅剩的二十元錢失聲痛哭。他不是不想帶娃去西安看病,實在是沒錢了啊,長貧難顧,親戚朋友對他也是愛莫能助,他已經無路可走了。
金從軍甚至想過,如果因為自己的原因,讓孩子不能及時接受治療危及生命該怎么辦?他第一次動了把孩子送走的念頭,讓國家撫養他吧,起碼不會因為沒錢治病而危在旦夕。所幸的是,當地民政部門了解情況后,為小詩鵬爭取了3000元藥費,孩子得以繼續接受治療。半個月后,也就是大年三十,金從軍帶著小詩鵬出院回到了家中,他忙前忙后,下了一鍋豐盛的面條當做年夜飯,父子倆就著燭光吃完了團圓面。
哄孩子睡著后,看著孩子熟睡的小臉,金從軍內心久久無法平靜。這十幾天來,那兩份病危通知書像魔障一樣隨時闖進他的夢里,讓他驚出一身冷汗。他無法想象失去孩子,自己會怎么樣,但他知道,孩子跟著政府一定比現在過得好,他不能這么自私。
過完年后,金從軍找到了鎮政府,對鎮上的領導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和愿望,鎮上通過民政部門聯系到商洛市兒童福利院,福利院同意接收小詩鵬。元旦那天,金從軍在相關人員的陪同下,把小詩鵬送到了市兒童福利院。孩子來到陌生的環境,又新奇又高興,趁著工作人員帶孩子洗澡的空擋,金從軍像逃跑一樣離開了福利院。
難以忘記父子情回到柞水后,金從軍整個晚上都沒睡著,他翻來覆去,腦海里全是孩子的音容笑貌,枕邊似乎還留有孩子的氣味。他干脆坐起來,整理孩子小時候的衣物,一遍遍的擦拭干凈,疊好放進木箱里。送走孩子后,金從軍還是和往日一樣出診,盡量不去想不去看,讓自己適應沒有小詩鵬相伴的日子。轉眼到了農歷3月18日那天,金從軍早早起床,穿戴整齊,匆忙搭上去商州的客車,一向省吃儉用的他特意去超市買了一大包孩子喜歡的吃食來到了福利院。
遠遠的小詩鵬看到了爸爸,激動地大喊大叫,金從軍的淚水瞬間流了下來,他緊緊地抱著孩子久久不愿松手。父子倆絲毫沒有因為半年未見而有所生疏。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他們在福利院里度過了一個溫馨的下午。
這一年多里,每逢過節過年,金從軍都要買些吃的和新衣服去商州探望小詩鵬。
有人問金從軍為什么要這么做,47歲的他笑了笑:“我自己是殘疾人,所以更加明白殘疾人生活的不易。我只是盡了自己的微薄之力,幫助了那個和我一樣不幸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