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宏)今年以來,商洛市普法依法治市工作以貫徹“七五”普法規劃為統領、以提升“法潤商山行動”為重點、以落實“誰執法誰普法”的責任制為核心、以重點對象學法用法為抓手,堅持普治并舉,創新方式方法,著力落實“十個一”工作舉措,取得了明顯成效。
健全一個組織領導體制。3月底前,各縣區均召開了“七五”普法動員會議,組建了“七五”普法講師團,調整充實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領導小組成員,依托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全市普遍建立了專職普法機構,加強了人員力量;市級各部門單位均成立了“七五”普法工作領導小組,落實了具體業務科室和專兼職工作人員,進一步健全了黨委領導、人大監督、政府實施、政協支持、全社會參與的法治宣傳教育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
完善一份普法工作職責。修訂完善了《中共商洛市委依法治市工作領導小組及成員單位工作職責》,明確了市委依法治市工作領導小組及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職責;制定了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基本工作職責和具體工作職責,賦予了市直31個依法治市成員單位具體工作任務。同時,結合“七五”普法重點對象和任務要求,進一步細化完善了組織、人社、教育等部門的工作職責,增強了普法工作的針對性。
制定一個普法工作要點。根據“七五”普法規劃任務要求,認真起草2017年全市普法依法治市工作要點,提出了“一二三四五”工作舉措:以法治商洛建設為中心,以領導干部(含公職人員)和青少年為重點,加強固定陣地、流動普法和新媒體宣傳三個平臺,落實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誰執法誰普法”、以案釋法、媒體公益普法四項機制,抓好深化法治創建、鞏固法治陣地、提升隊伍素質、開展法律惠民、深化“法律六進”五項活動,夯實了“七五”普法工作根基。
建立一份普法責任清單。根據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要求,按照行政執法部門重點宣傳本部門執行的法律法規;司法部門重點宣傳刑事、民事、經濟、行政方面的法律法規;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和科協、殘聯等社會團體重點宣傳面向特定社會群體的權益保障和權利促進的法律法規等,完成了全市所有部門單位普法責任清單的收集整理工作,將于近期正式下發文件并督促貫徹執行。
細化一張普法任務分解表。將普法依法治市各項工作任務統籌安排,精心制定了《商洛市2017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任務分解表》《商洛市“七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統計表》《商洛市2017年法治報告會統計表》,將縣區和市直部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情況全部體現在一張表上,實行每月28日前定期填報,實現了對普法具體工作的動態掌控,下活了一盤棋。
收集一套普法工作臺賬。印發了關于做好普法資料報送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縣區、各部門5月底前報送“七五”普法規劃和2016、2017年度普法計劃;每年6月底前報送半年普法工作總結、12月底前報送全年普法工作總結,2020年10月底前報送5年普法整體工作總結。目前,各縣區、各部門已按要求全面報送了有關工作資料,為健全普法工作臺賬奠定了基礎。
發放一本“七五”普法書籍。為使每個普法重點對象人手一本普法書籍,市委依法治市辦、市司法局編印了《商洛市“七五”普法知識讀本》1萬冊,全部發放到縣區和市直各單位;組織全市各級各單位購買了85種2萬余冊全國“七五”普法教材,各縣區和市直部分重點行政執法單位還編印或購置了5萬余冊相關法律書籍,基本實現了重點普法對象人手一冊“七五”普法書籍的目的。
創建一批依法治理示范單位。以創建標準化重點民主法治村(社區)、法治學校、誠信守法企業為重點,全市已有3個縣區開展了爭創省級法治縣區創建活動,開展法治村(社區)創建108個,創建誠信守法企業26個,創建法治學校47所,配備村(社區)法治副主任16人,配備中小學校法治副校長324人,配備法治輔導員340人,實現了時間、任務雙過半。
建設一批法治文化示范點。在不斷鞏固“118”工程的基礎上,聯合城管、交通等職能部門,在全市啟動了“普法在路上”主題行動,在全市城區主干道路、干線公路、縣區交界處等醒目位置設置大型普法廣告牌,每個縣區設置了2個;拓展法治文化陣地建設,全市新建法治教育基地、法治廣場12個。
開展一系列法治宣傳活動。認真落實“七五”普法規劃和市人大常委會《決議》,深入開展法律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活動,大力加強“互聯網+法治宣傳”,扎實組織開展了憲法、春節“兩會”、《網絡安全法》、第二個國家安全教育日等主題法治宣傳活動,積極參加第二屆陜西高校法治文化節暨第八屆與法同行新媒體普法大賽,創新形式,扎實開展各類法治宣傳教育活動。目前,全市共開展各類法治宣傳教育活動1600余場次,受教育群眾20余萬人,舉辦法治報告會78場次,受眾達11萬人次,均收到了良好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