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有時間,想下午來獻血小板”,機采科的工作人員接到電話后,一個非常熟悉的聲音再次傳來。這個電話是5月23日上午經常參加血小板捐獻的獻血者付芝杏打給市中心血站機采科的。這樣的電話,這個熟悉的聲音,機采科的工作人員常常會聽到,只要有時間,她就會來捐獻血小板。5月23日下午,付芝杏按時來到血站,又一次捐獻了兩個治療量的血小板。截至目前,付芝杏已堅持無償獻血12年,獻血56次,獻血量達17800毫升。她曾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銀、銅獎,多次獲得全市無償獻血奉獻獎。
今年54歲的付芝杏是商州區城關街道辦事處林土間村的村民。付芝杏對獻血很熟悉,早在90年代初,她就是一名義務獻血者,義務獻血她堅持了10多年。2002年9月我市正式開展無償獻血工作后,絕大多數曾參加過義務獻血的獻血者都離開了獻血的隊伍。2005年在血站工作人員的鼓動下,她和同村的幾個鄉親一起參加了無償獻血,后來由于種種原因,其他的人都不獻血了,只有付芝杏一個人堅持到現在。她也是我市極少數從義務獻血轉變到無償獻血并一直堅持到現在的獻血者。
付芝杏是一個勤勞樸實的人,做事認真實在。多年來,參加無償獻血成為她生活中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即便農活再忙,只要接到血站的電話,她都會放下手中的活及時趕到,哪怕是在外打工也從不推辭。很多時候,在忙碌的生活中只要稍有閑暇時間,她也會主動聯系血站,到站上參加捐獻血小板。現在已是孩子奶奶的付芝杏,平時生活很忙碌,還要照顧孫子,但仍舊堅持著無償獻血。去年冬季因為意外事故付芝杏的愛人去世了,沉浸在失去親人痛苦中的她,在情緒稍微緩解后,仍舊沒有忘記捐獻血液,她想著有更多的病人需要血液救治,5月23日,她又一次主動打電話聯系機采科,來到血站捐獻了兩個治療量的血小板。多年來她堅持捐獻血液的事情,讓周圍的很多人都不理解。但是她有一個大愛的家,家里人對她捐獻血液的事情都非常支持。
在商洛市中心血站機采科,付芝杏是“常客”。每次獻血,她總是面帶微笑。她的堅持常常感染著血站的工作人員。付芝杏還在堅持著自己的奉獻之路。當我們讓她談談對獻血的感受時,她說:“我是一個普通的農民,從小到大,沒有太大的能力,不能為社會作大的貢獻,只要我身體好,獻的血能救人,我就會堅持下去,這也是我最大的心愿。”
這就是一個普通農民的心聲,沒有豪言壯語,只有默默的奉獻。
付芝杏用自己的堅持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她用自己的愛心書寫了一曲無私奉獻的贊歌。
(王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