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翔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全民奔小康,首先要健康。”
洛南縣屬國家級貧困縣,該縣石坡鎮衛生院為了讓當地群眾盡快擺脫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困擾,積極開展健康扶貧工作,創新健康扶貧工作機制,制定出臺健康扶貧惠民政策,不斷加強公共衛生服務,加大醫療設施建設,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增強貧困群眾患病保障能力,有效改善貧困群眾健康狀況,讓貧困人口“平時少生病”“生病有處看”“患病有保障”“看病少花錢”,為全民脫貧致富奔小康提供有利的健康保障。
強化醫療保健服務:確保貧困群眾平時“少生病”
“我們實施健康扶貧,就是通過加強貧困群眾預防保健、健康教育,有效改善貧困群眾健康狀況,確保貧困群眾平時少生病。”洛南縣石坡鎮衛生院院長吳嶸介紹說。石坡鎮衛生院堅持讓脫貧從健康開始,要求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不能丟下一個患病群眾。
為準確掌握全鎮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及貧困家庭、貧困患者情況,石坡鎮衛生院采取精準識別、建檔立卡方法,抽調鎮村50多名醫務工作者,深入全鎮17個村核實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患病及就醫報銷情況,對篩查確定的因病致貧、返貧對象,實行一戶一扶、一人一幫、一病一策、分類救治,確保健康扶貧更精準。
健康扶貧,強化服務是核心。為更好的服務貧困村、貧困戶,石坡鎮衛生院組建6個責任醫師團隊,每個團隊至少包含1名醫師、1名公衛人員、1名護士,每個團隊定期深入貧困群眾開展健康教育、義務診療、慢病篩查管理等工作,保證貧困人口健康教育、預防接種、兒童、孕產婦、老年人、高血壓、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等12大類43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全覆蓋,不斷增強群眾自我保健意識和自救能力。目前,全鎮共開展健康教育11次,開展義診12次,健康教育宣傳8576次,確診高血壓患者3076人、糖尿病患者408人、重性精神病患者164人,為轄區內65歲以上2197名老年人開展健康體檢,為3648名貧困人口建立健康檔案,完成285例孕產婦的健康隨訪服務,完成7650名兒童預防接種。
通過公共衛生服務的健康扶貧,把貧困戶病后被動醫療救治轉變為發病前主動預防保健,實現關口前移,從而有效預防和控制疾病危害,減少或延緩相關疾病的發生,提高貧困群眾健康水平,努力使群眾平時少得病。
提升醫療服務質量:確保貧困群眾患病“有處看”
健康扶貧,能力提升是關鍵。為了改善群眾就醫環境,保障群眾看病不出鎮,切實減輕外出就醫負擔。近年來,石坡鎮衛生院加大醫療投資,強化優質醫療資源配備,加強業務人員技能提升,努力解決群眾“看病難”問題。
“這兒的醫療條件不錯,診療水平也很好,我們現在生病都不用上縣,在鎮村就能解決。”石坡街村的群眾聶新芳說。近年來,石坡鎮不斷加大資金投入,狠抓醫療設施建設,先后投入30萬元,對病房和輸液室進行全面改造,在病房內安裝了空調、呼叫系統,在輸液室內配備了有線電視等設施;投資15萬元,建成了120平方米的中醫館,配備307種中藥飲片和煎藥機,為患者提供一流中醫診療理療服務;爭引430萬元,征地新建50套公租房,著力解決醫務人員后顧之憂,使醫院占地面積擴大一倍;不斷加大醫療設備更新配制,新購進價值30萬元彩超機1臺、價值10萬元先進血球分析儀和心電圖工作站;建成標準化村級衛生室17個,2016年又投入60萬元新建村衛生室13個,并在全縣首創“公建民營”方式經營7個,為村級衛生室配備心電圖機3臺、理療牽引床3臺,積極利用中醫適宜技術、中藥飲片開展診療活動,不斷加強陣地建設,形成以村衛生室為基礎、鎮衛生院為樞紐、縣級醫院為龍頭的醫療預防體系。
為了使健康扶貧工作常態化,石坡鎮衛生院采取“走出去、請進來”方式,不斷加強醫務人員人才培養,采取業務講座、案例分析等方式,對醫務人員進行傳、幫、帶。組織醫務人員開展包括急救演練、醫療護理技能在內的崗位練兵、技能競賽、演講比賽等活動,定期開展病歷及處方點評、醫療質量及醫療安全分析評議活動,努力提升醫療質量。另外,每年選派5名左右醫務人員外出學習,積極接受縣級醫療單位“對口支援”鎮衛生院建設,每年接納至少10名縣級醫療專家在鎮村開展診療活動,積極邀請商洛醫院、縣醫院專家學者進行學術交流和醫療知識講座,有效提高了醫療機構人員技能水平,實現“醫生流動服務,病人本地就醫”,形成了“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鎮,大病不出縣”的合理就醫格局,確保群眾患病“有處看”。
構建多重保障體系:確保貧困群眾患病“少花錢”
健康扶貧,是一項事關基層群眾、事關民生服務的重要內容。石坡鎮衛生院將新農合工作作為解決貧困群眾“看病貴”問題的重要抓手,在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實行多重保障健康扶貧政策體系,有效拓展“精準扶貧”新內涵,確保貧困群眾患病“少花錢”。
“現在貧困戶患病,可以享受多種優惠政策,我們的負擔大大減輕了。”正在石坡鎮衛生院就診的羅窯村村民王娜說。石坡鎮衛生院對確定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要求全部參合,實現應保全保,對民政部門認定的特困供養人員,參合費用由民政部門全部資助。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的醫療費用實施基本醫療保障、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民政醫療救助等保障體系,在各級各類協議醫療機構醫療住院,出院實行“直通車”報銷,報銷過后,自付費用超過1萬元以上的,由商業保險給予不低于60%標準報銷。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民政部門認定的特困供養人員,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起付線由1萬元降至3000元,其中患有11中大病的人員大病保險再提高5%。貧困人口住院費用經以上保障報銷后,按民政部門核定標準進行醫療救助。實行“一廳式”辦公,開設綠色通道,縮短報銷時間,最大程度為貧困群眾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
同時,狠抓醫務人員管理,努力降低醫療費用,實行住院患者日均、次均費用控制,對高價藥物實行動態監管,將費用超標醫務人員給予一定的經濟處罰,引導群眾自主選擇費用低廉的醫療機構就診,對有意增加患者負擔的醫務人員,進行嚴肅處理,對違反新農合政策規定的醫務人員,實行“一票否決制”,年底不得評優樹模,與個人晉職晉級相掛鉤,確保群眾看病少花錢。據了解,石坡鎮新農合參合率穩步鞏固在98%以上,今年以來全鎮累計受益住院群眾1053人,補助資金206.4萬元,住院人均報銷1960元,報銷比例為61.4%,受益率達25.04%,群眾“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目前,我們正在設計制作‘貧困戶健康扶貧聯系卡‘,聯系卡將懸掛上墻,聯系卡包含包扶醫生姓名、電話、服務內容,讓貧困戶隨時隨地聯系到醫務人員,同時將健康扶貧政策全部編印成冊,發放到貧困戶手中,讓他們明明白白享受國家好政策。”對于下一步健康扶貧工作,石坡鎮衛生院院長吳嶸心里這樣盤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