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曾亮)近年來,山陽縣色河鋪鎮峒峪寺村按照“村上有基地、戶里有產業、幫扶有干部、扶持有政策”的思路,緊盯脫貧目標,著力推進脫貧攻堅工作。
突出產業發展,增強脫貧動力。他們因地制宜、因戶施策謀劃產業,堅持長中短產業相結合,做到戶戶有增收項目,家家有致富門路。在西溝發展優質中華蜂養殖500箱,帶動貧困戶50戶,戶均10箱,年均增收1.4萬元。富騰公司投資200萬元,流轉土地30畝,建成依拉兔養殖基地,年出欄10萬只依拉兔,為22戶貧困戶免費提供種兔,公司訂單回收,戶均增收3500元。德勤養殖合作社與55戶貧困戶簽訂協議,集中養殖香雞1.1萬只,貧困戶用產業扶持資金入股,占85%股份,戶均增收3000元。
突出技能就業,拓寬增收渠道。深入實施“雨露計劃”培訓扶貧“1戶1人”行動計劃,重點進行技能提升、創業就業、家政服務等培訓,引導和支持貧困群眾自主擇業創業,確保“培訓1人、就(創)業1人、脫貧1戶”。協調畜牧、林業專家召開技術培訓會6場600余人次,有組織地輸出貧困勞動力210人次。
突出移民搬遷,改善居住條件。積極動員符合條件的貧困群眾進城入鎮、告別深山,享受城鎮公共服務,增加就業機會。目前,峒峪寺村通過整活資源,安置易地搬遷貧困戶50戶212人。
突出基礎完善,改善村容村貌。搶抓國開行支持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機遇,進一步加大村居環境衛生整治,組織群眾在房前屋后栽植果樹、美化環境,有效改善農村臟亂差面貌。爭取國開行金融支持脫貧攻堅基礎設施項目13個,投資800萬元,目前各個工程進展順利。采取“群眾擠、干部幫、政府投、社會捐”等方式,對76戶貧困戶房屋進行改造,幫助貧困群眾改善生活、居住條件,徹底改變精神面貌,增強脫貧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