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杜春艷)我市圍繞深化“五個五”黨建提升年總體目標,針對社會組織黨建工作進展緩慢的實際,“量身打造”社會組織“季度攻堅”活動,聚焦短板,靶向發力,力促全市社會組織黨建“攻堅拔寨”,變“短板”為“樣板”。
“攻防兼備”,精細臺賬管理。在全面摸清全市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情況的基礎上,我市結合實際出臺了《社會組織黨建“季度攻堅”行動實施方案》,制定《關于核實社會組織黨建基礎臺賬的幾點意見》,嚴格按照“名存實亡”三條定性標準,對所登記的社會組織逐一排查核實,做到了核查工作全覆蓋,精準建立基礎臺賬和“名存實亡”臺賬。采取季度更新、專人管理、增減情況說明等方式,結合年檢和年報排查情況,對社會組織臺賬進行常態化管理,準確做到“五清”(經營運行情況清、職工隊伍情況清、黨組織和黨員隊伍情況清、負責人情況清、未建黨組織原因清)。經核查,全市納入社會組織黨建信息臺賬共535家,其中已建黨組織的社會組織412家,共建立黨組織315個,黨員人數2299名,黨組織覆蓋率77%,黨的建設工作實現全覆蓋。
“各個擊破”,創新組建方式。按照“一方隸屬、參加多重組織生活”的思路,探索建立“特設型”“拓展型”“功能型”黨組織。本著先組建后規范和應建盡建的原則,采取“單獨組建、行業統建、區域聯建”等方式,加大黨組織組建力度,做到成熟一個組建一個,建立一個鞏固一個。目前,全市社會組織共選派黨建指導員328名,一季度單獨建立黨組織6個,選派第一書記26名。
“以點帶面”,促進作用發揮。全市各級黨委(黨組)廣泛開展“三帶三增一激發”和“評星晉級、爭創雙強”活動,充分發揮了社會組織助推器、粘合劑作用,促進了社會組織黨組織從“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轉變。通過開展“凝聚社會力量、助推精準扶貧”優質服務進萬家、黨員服務+、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區等實踐活動,大大增強了黨組織活動的開放性、靈活性、時效性,切實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更好地服務三個商洛建設和實現追趕超越大局。今年,全市共打造社會組織黨建示范點40個,市委常委包抓聯系點3個,縣區包抓聯系點45個,通過財政支持、黨建指導、業務培訓等方式,強力打造示范點,以點括面,使其變“短板”為“樣板”。鎮安慧源學校黨支部的“一崗四建”、丹鳳江南醫院的“凝聚社會力量、助推精準扶貧”等,充分發揮了社會組織黨組織的政治引領作用。
“強基固本”,夯實基礎保障。按照“六有”標準,積極探索建立多方位的財政保證措施,強化基礎保障,為社會組織黨建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將非公和社會組織黨建經費納入市縣財政預算,市級預算經費30萬元作為以獎代補資金,各縣區按照每個黨組織黨建經費不低于3000元、黨建指導員補貼不低于1200元的標準,加強經費保障。對重點示范點建設和新建立的黨組織,按照留存黨費的10%進行補助。社會組織將5%的會費提留作為黨建活動經費,統籌解決經費不足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