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劉建國 曹小軍)日前,市政府在全省中醫藥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要打造中國現代中藥材產業基地,到2020年,使我市中藥材基地總面積達到200萬畝,藥材總產50萬噸,新增藥材基地面積20萬畝,建成規范化藥源基地100萬畝,力爭使全市中醫藥產業總產值達300億元以上。
商洛是我國中藥材最佳適生區之一,素有“秦嶺藥庫”之美譽。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中藥產業發展,始終把發展中醫藥產業作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促進農民增收和實現脫貧攻堅的主導產業來抓,使全市中藥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截至2016年底,全市中藥材基地總面積已發展到182.5萬畝,年產量40多萬噸,其中規模化種植80萬畝,中藥材種植面積居省內各地市之首,被省上列為中藥材規范化種植基地。為把商洛打造成為中國現代中藥材產業基地,市政府專門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快現代中藥產業發展的意見》,成立了中藥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設立中藥產業管理辦公室,明確機構,落實人員,理順市、縣區中藥產業管理體制機制。把中藥產業發展任務分解落實到各縣區,市政府與各縣區政府簽訂年度目標責任書,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市委、市政府督查室進行專題督查,對工作不力的予以公開通報。
進一步理順發展思路,總體以“十大商藥”(連翹、丹參、桔梗、黃芩、牡丹、山茱萸、金銀花、五味子、菌藥、黃姜)為重點,以產業提質增效和藥農持續增收為目標,遵循“市場導向、政府引導、項目支撐、科技引領、企業帶動”發展理念,按照“基地規模化、生產標準化、企業現代化、產品品牌化”發展要求,一方面抓好示范基地建設,積極探索林藥套種發展模式,推行訂單種植;另一方面大力推進中藥產業園區建設,完善中藥材倉儲、物流、交易體系,著力打造“商藥”品牌,努力實現藥源基地建設、龍頭企業帶動能力和中藥產業產值效益新突破。
同時強化宣傳發動、多措扶持和示范引領。大力宣傳中藥產業發展的前景和機遇,提高各級各部門的關注度和群眾廣泛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加大對商洛中藥材及中藥產品的宣傳推介,擴大“商藥”品牌的影響力。加大資金扶持、項目扶持、政策扶持,積極為企業、合作組織和農戶牽線搭橋,大力推廣訂單種植,使基地、農戶種植的藥材賣得出、有收益、能致富。層層抓好示范點建設,積極引導企業、合作組織建立自己的藥源基地。新建500畝以上的規模化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40多個,使每個縣區都有3至5處連片500畝以上的示范基地,每個鎮辦都有2至3處200畝以上示范基地。示范引領帶動進一步提升全市中藥材種植的規模化、規范化和專業化水平。目前,全市規模化中藥生產企業已發展到19家。商州、山陽、柞水三縣區初步形成了以醫藥企業為核心的工業園區和產業集群,全市中醫藥工業年產值達67.39億元。到2020年,使全市中藥材基地總面積達到200萬畝,藥材總產50萬噸,新增藥材基地面積20萬畝,建成規范化藥源基地100萬畝,力爭使全市中醫藥產業總產值達300億元以上,建成中國現代中藥材產業基地,全面促進群眾脫貧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