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約記者 張珊 通訊員 熊云山 余偏林)今年以來,柞水縣緊扣“圍繞脫貧抓黨建,抓好黨建促脫貧”的思路,以強力落實“五大機制”為抓手,全面推行黨建領航脫貧攻堅模式,拉高標準,精準施策,有效推動基層黨建與精準脫貧深度融合、同頻共振。
推行“三級書記”聯抓機制。對照“三級書記”主責,建立縣、鎮、村“三級書記”聯抓脫貧攻堅機制,縣委書記帶頭包抓5個鎮辦,每周至少用2天時間調查研究脫貧攻堅工作,包抓打造一個產業脫貧示范村。各鎮辦黨委書記每周投入70%以上精力主抓脫貧攻堅,包抓一個脫貧示范村和一個集體經濟試點村。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每年包抓產業脫貧示范戶20戶,形成以上率下、責任同擔的良好態勢。
推行督查問責機制。建立縣級領導帶隊督查制度,成立4個脫貧攻堅巡查組,采取定時督查、暗訪督查、交叉督查、巡視督查等形式,做到“問題臺賬”建在現場,“整改銷號”公示在一線。同時,堅持督查問責與“三項機制”有效對接,將脫貧攻堅績效納入縣管科級領導干部信息量化積分管理考核內容,倒逼人人添加“內生動力”。
推行季度點評機制。出臺脫貧攻堅季度點評辦法,實施縣級領導、部門負責人、一般干部“同獎同罰”機制,對考核排名首位、末位的鎮辦和排名前三位、后三位的駐村工作隊,分別發給流動紅旗和黃牌。同時,對照全市脫貧攻堅季度考核任務,確定縣級領導干部每周召開一次研判會,每月召開一次縣委常委會、政府常委會,專題研究解決脫貧攻堅存在問題。
推行第一書記召回機制。制定第一書記召回辦法,被召回進行組織培訓、批評教育、書面檢查、誡勉談話的,當年不得評先評優;被免職撤換的當年考核確定為“不稱職”“不合格”等次,1年內不得提拔使用,并將召回通知和處理措施計入個人檔案,對派出單位年終綜合考核成績扣0.1分。目前,已對81名第一書記進行脫貧攻堅專題培訓,召回調整51人,倒逼第一書記擔當作為。推行“兩建兩帶”創建機制。落實拓展黨建新領域、優化黨組織設置的要求,建立村級黨組織“兩建兩帶”創建機制,推動黨建與脫貧攻堅互贏共進。在2個產業園區、18個涉農企業、9個移民安置點共新建臨時黨組織31個;在協會(合作社)建立黨小組52個。同時,探索“黨支部+X+貧困戶”發展模式,以黨員帶動群眾,以黨建帶動脫貧,下梁鎮西川產業園46名黨員帶動周邊247戶貧困群眾實現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