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楊林)為適應信息化時代要求,進一步暢通訴求反映渠道,搭建干群網絡溝通的橋梁,商洛市繼開通市長信箱、政務微博(微信)等之后,去年2月起,又在網絡問政方面推出新舉措——在商洛新聞網和微信公眾號平臺設立“市長留言臺”欄目,依托互聯(lián)網公開征集民眾對政府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一年來,共收到網民留言2043條,經編輯整合為659條具體意見和建議,截至今年3月底,有關單位已辦理并向網民公開回復的留言有386條,辦結回復率達59%,受到網民及各方媒體的一致好評。
網民在“市長留言臺”的原始留言,由商洛新聞網編輯部負責初審篩選,通過微信即時公開,每兩月梳理匯總后上報市政府辦公室。僅2016年,就分6期以《市長留言臺送閱件》形式匯總呈報意見建議659條。這些意見和建議經市長批閱或按政府分管口分類,送分管副市長審示后,批轉相關縣區(qū)和部門辦理,由市政府辦對應科室負責交辦和督辦,承辦單位須在認領后7個工作日內,通過商洛新聞網公開答復,最終辦理結果再通過商洛新聞網及其微信公眾號予以公開,并通過微信回復網民本人。針對網民留言最集中的難點熱點問題,實行市政府領導認領包抓,由各位副市長牽頭辦理,落實承辦單位,明確辦結時限,按期兌現(xiàn)承諾。情況復雜無法按期答復的,及時說明情況。為此,2016年6月,市政府辦還印發(fā)了《關于做好網民留言辦理工作的通知》,從組織領導、辦理回復、工作機制、督促檢查等方面進行了明確規(guī)范。
開設“市長留言臺”,強化網民留言辦理和回復,是落實習總書記“網民來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指示,察民意、聽民聲、解民憂、納民智的重要舉措。“市長留言臺”讓百姓節(jié)省了上訪的成本,縮短了訴求的路徑,架設了市民群眾與政府聯(lián)系的平臺,體現(xiàn)了政府為民謀福利辦實事的態(tài)度和宗旨意識。
該欄目開設以來,《陜西日報》去年4月28日以《商洛:“市長留言臺”辦理回復獲網民點贊》為題進行了報道,中央網信辦官方微博《亥時熱評》就此刊發(fā)評論指出:“老百姓需要一個直抒胸臆的發(fā)聲平臺,政府也需要一個了解百姓真實需求的高速通道,網絡無疑是架起了干群之間溝通的橋梁……”多家網絡媒體以《領導網上多聽聲,干群友誼更融洽》為題刊發(fā)評論,對商洛開門納諫的新舉措給予了肯定和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