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拓展產業面
“干部富了不算富,群眾富了才算富,要在脫貧攻堅路上,不能讓一名黨員、群眾掉隊”,這是村黨支部的莊嚴承諾。
村黨支部要求每名黨名有一項致富產業,一門致富技能,一條幫帶承諾。黨員汪和春響應黨支部的號召,創辦晨照服裝加工廠,月生產規模18萬元,解決貧困戶就業50人,工人年收入2萬元。劉昌山、薛玉平是這個服裝廠的工人,他們告訴筆者,過去靠種地過日子,生活艱難,每到孩子上學、老人生病,生活難以為繼,現在工廠上班,工作穩定,收入也有了保障。
他們還采取黨員帶頭創辦產業發展,聯帶貧困戶的發展。由黨員示范戶發展產業,貧困戶流轉土地,通過示范戶帶動發展和支付租金的形式,為群眾提供增收的路徑。全村流轉土地50畝,種植無公害、有機蔬菜,發展農家樂食材基地、周末農場體驗基地,已帶動15戶貧困戶到基地務工,月收入800元。由黨員農家樂示范戶帶動,貧困戶以自家房屋入股,由旅游公司統一包裝、打造成特色的農家賓館和農家樂,讓貧困戶享受保底分紅和效益分紅,增加群眾的現金收入。由黨員扶持,黨支部組織貧困戶貸款入股到6家企業,通過企業分紅,戶均增加群眾收入4000元。
黨員朱枝啟辦起農家樂,有3戶群眾在他的店子就業,每戶收入2萬多元。他還組建基建施工隊,帶領貧困戶外出務工,每年帶動30多人收入75萬元。
到2016年底,豐收村黨員發展產業17項,全村飼養生豬5000頭,實現戶均板栗20畝、烤煙2畝、中藥材2畝。建起農家樂32家、小型超市27家、鄉村旅館29家、土特產專營店4家。2016年村黨支部被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村黨支部書記吳相琴也先后當選省、市、縣黨代表。(陳鴻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