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朱先魁 朱正武 特約記者 孫傳卿)仲春時節,正值春茶采摘生產黃金期。在商南縣試馬現代農業園區看到,綠意盎然的萬畝白茶基地已現雛形,桂樹、櫻花樹點綴其中,茶園里平坦的柏油路依山盤繞,噴灌、滅蟲燈等基礎設施逐步完善。二三百名采茶工人在豐產茶園忙著采茶,附近沁園春茶廠賣鮮葉的茶農排起了長隊,生產車間里茶香四溢,工人們在嫻熟地分揀、揉捻茶葉,轟隆的機械在加班加點趕制精品白茶、黃茶和龍井43。這是財政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資金項目給園區帶來的可喜景象。
試馬省級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區涉及郭家埡、紅廟、荊家河、觀音堂、試馬街等5個村(社區),總面積4.5平方公里,計劃總投資4.35億元。依靠財政項目資金的支持,農業園區已實施園區提升、基礎設施、環境治理、園區綠化、園區文化、觀光旅游6大類41個工程點,形成了“畜、禽、果、蔬、茶、藥”6大品種農業和生態養殖、生態種植、生態旅游休閑三大產業板塊。2016年,園區新建種源圃225畝、繁育圃80畝、茶園2957畝,改造老茶園1535畝。實施“白改黑”工程鋪設柏油路14.8公里,綠化產業道路8.5公里。在紅廟建成了千米景觀休閑長廊,在郭家埡至紅廟河道沿線栽植楊柳建成了千米綠色長廊。
目前,園區共流轉土地8500余畝,園區總產值近2億元。入駐的沁園春茶葉公司在郭家埡村、紅廟村建成3000畝無性系良種示范園,其中白茶2000畝、黃茶400畝、龍井43號600畝,是陜西最大的無性系示范園,也是省內首批通過GAP(良好農業規范)認證的示范園。園區依托沁園春茶葉公司,在郭家埡、紅廟等5個村發展高端白茶8000多畝,通過土地流轉、園區務工、入股分紅、扶持帶動等方式,幫助525戶1496名貧困群眾增收脫貧。
土地流轉讓利貧困戶。2016年年初,郭家埡村二組村民吳振剛用自己的15畝土地作為資本,合計1.05萬元,在沁園春茶葉公司入股,6月份茶葉豐收時,他就獲得4200元的利潤分紅,年底他又得到1萬元的分紅。
沁園春茶葉公司董事長王超介紹說,對于貧困戶不便于集中流轉的土地,園區沁園春茶廠免費提供茶苗和技術培訓,由貧困戶自己經營,茶廠和貧困戶簽訂收購協議,有效解決了貧困戶茶葉的產銷難題,實現了“無論貧困戶有無勞動能力,都能參與園區的生產經營并從中獲利”。目前,已有120戶貧困戶入駐園區,戶均年增收2至3萬元;入股的貧困戶有42戶,目前每戶都拿到了3000至5000元的分紅,年底每戶還能按照自己入股土地的多少,拿回自己的租金。另外,園區還吸納了周邊5個村的貧困戶家庭勞動力進入園區務工,目前有3600余勞動力在園區務工,人均增收6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