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約記者 樊利仁)陽春四月,在丹鳳縣商鎮、棣花、竹林關、土門等村莊,春季農牧業生產工作迅速啟動,農業技術人員正走村入戶開展技術指導,農村工作處處追趕超越的熱度已經高漲,大干一場的決心已經繃緊……
丹鳳縣以脫貧攻堅總攬農村工作全局,緊緊圍繞“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目標,突出建設現代農業園區,積極打造特色農業品牌,促進特色產業上規模、提效益。圍繞“提升八大園,新建四大園”,著力提升華茂、民樂、萬灣和丹鳳葡萄等8個省市級園區,華茂園區基地標準提高、有機肥廠建設落地,民樂園區分別利用秸稈、核桃殼生產食用菌和活性炭實現循環生產,萬灣園區通過擴建園區道路、布設景觀標識、應用物聯網技術豐富了休閑農業內涵;丹鳳核桃、毛坪茶業、東興藥業、商棣農產品加工現代農業園區積極申請市級命名;龍駒街辦何家店、土門循環農業、商鎮黑溝河果業、蟒嶺高山蔬菜(馬鈴薯)、老君河創意農業、北山食用菌等形成園區化生產格局,園區化已經成為全縣現代農業發展的主旋律。圍繞農民增收“五大工程”,積極發展肉雞、生豬、茶葉、食用菌等產業,全縣新增水雜果面積5010畝,總面積達到22775畝,總產量達到20714噸,產值達到13445萬元,全縣茶葉面積達到1.22萬畝,秦鼎公司生產的“秦鼎紅”榮獲全國第四屆“國飲杯”茶葉評比一等獎。積極引導群眾發展袋料食用菌2100萬袋,產量預計達2.098萬噸,新發展3家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發展家庭農場5戶,產業大戶31個,從業人員達到2154戶5800多人。同時,結合“科技之春”等活動,在竹林關鎮、庾嶺鎮、棣花鎮等基層鎮村開展“三下鄉”集中宣傳活動,現場發放各類種養業生產技術資料9500余冊,接待350余人技術咨詢。另外,對全縣40個初級職業農民在民樂農業園區開展了實訓,在馬鈴薯高產創建上推廣技物配套服務方式,免費投放脫毒種薯54噸,小種薯7.5萬粒,專用配方肥20.5噸,地膜1270公斤,防治地下害蟲農藥1230公斤,在棣花鎮萬灣水雜果專業合作社優質果園實施沼肥綜合利用示范項目,建成大型沼液池3個,為農村循環經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