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 周立玲 通訊員 盧濤
當前,我市工業經濟正處于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科學決策,作出了“打響現代工業攻堅戰”的重大決策,為新常態下加快工業結構調整,優化產業發展布局,推動經濟平穩運行,提高工業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全面實現商洛經濟追趕超越目標提供了堅強有力保障。
突出重點,謀劃作戰思路
按照市委、市政府對現代工業攻堅戰的總體部署,今后五年我市將堅持綠色循環發展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突出抓好企業做強、產業聚集、園區提質三大重點,依托資源,依靠科技,培育八大支柱產業,實施八大攻堅行動,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發展質量,壯大經濟總量,全面打贏現代工業攻堅戰,奮力實現追趕超越目標,力保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繼續保持在全省前列。
科學籌劃,明確戰略目標
五年后,全市工業經濟總量和實力大幅提升,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加值年均增速均達到13%左右,增速保持全省前列;實施200個重點工業項目,培育形成3戶收入過百億元、5戶50億元、20戶10億元的大企業大集團,新材料、綠色食品、生物醫藥、清潔能源、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太陽能光伏、高端工藝品等八大支柱產業占工業總量的70%以上,新興產業占比達到工業總量的30%以上,礦產獨大的工業格局明顯改善;工業園區發展水平顯著提升,累計新增入園企業200戶以上,新建標準化廠房50萬平方米,成功創建國家級商洛高新技術開發區,“一區(商洛高新區)兩園(商丹工業園、洛河工業園)”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精心部署,實施作戰計劃
2017年,我市圍繞現代工業攻堅戰總體部署,實施八大專項行動,采取39項具體措施。
——實施支柱產業培育行動。研究制定《中國制造2025商洛實施方案》,明晰重點發展的八大支柱產業目標重點及方向路徑,啟動8個行業五年專項行動計劃,實施50個重點工業項目,推動產業做大做強。同時將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加大項目引進,策劃包裝推介重點產業項目,組織多種形式的產業招商活動。
——開展重點企業扶持行動。實施中小企業培育成長計劃,突出龍頭企業發展、高新技術企業和小微企業扶持,打造產值過百億元和10億元的龍頭企業,重點培育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和科技型企業,促進中小微企業和規模企業在數量、規模、效益上取得突破。
——實施科技創新提升行動。制定開展新一輪企業技術改造實施意見,啟動30個重點技術改造項目建設,加強校企合作,開展高校企業“雙走進”活動,指導企業新設立技術中心15個,創新孵化平臺、產學研合作平臺創建,組建創新孵化平臺、產學研合作平臺和研發平臺15個,新技術應用等科技成果轉化項目10個,新增工業名牌產品3個,著名商標3個。
——實施工業園區提質行動。修訂商丹園區五大規劃,以商洛高新區為龍頭,加快推進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創建步伐,打造“一區(商洛高新區)兩園(商丹工業園、洛河工業園)”發展格局,力促山陽縣工業集中區成功創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進一步優化15個重點縣域工業集中區基礎設施,新建標準化廠房20萬平方米,新增入園企業40戶。
——實施資源開發升級行動。加大石墨、鎢、瑪瑙石等特色礦產勘查整合,組織實施丹鳳石墨等10個省級勘察基金項目,完成丹鳳縣石墨資源整合,加快洛南縣瑪瑙石資源開發,推進鎮安鎢礦完成整裝勘察階段性任務。圍繞鉬、釩、金等傳統產業,實施西部鑫興升級技改等10個礦產改造升級項目,提升資源開發利用水平。
——實施工業穩產促銷行動。實施重點工業企業“一企一策”幫扶政策,開展百人包百企活動,對重點企業實行分級包抓,開展以地產工業品銷售、地產工業品配套對接、食博會等省內外產品展銷對接活動,創新銷售模式,拓展產品銷路,提升企業影響力;支持躍迪電動客車、必康醫藥產業園、比亞迪電池材料基地等20個建成項目產能釋放,加強工業企業與工程建設項目的產銷對接,支持市內工程優先采購本地工業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