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來,面對諸多不利因素,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市委、市政府積極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全面落實中省各項決策部署,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圍繞“追趕超越”定位和“五個扎實”的要求,著力調整產業結構,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拳推出工業穩增長促投資新舉措。全市經濟呈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各項主要指標依然運行在合理區間,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全市2016年生產總值實現699.3億元,增長10%,增速排名第三,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4個百分點,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一、從生產方面看,農業形勢平穩,工業逐月回升,建筑業平穩增長。
農業經濟穩步發展。2016年,全市把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優化農業種養結構作為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抓手,進一步加大農業投入,積極培育商洛農業“八大產品”,大力發展特色現代農業、生態農業,加大美麗鄉村建設力度,強力推進脫貧攻堅工程,有力促進了全市農業經濟平穩較好發展。全市農業總產值完成178.07億元,增長4.0%。糧食生產總體平穩,全市糧食總產量61.98萬噸,增長0.9%。畜牧生產穩中趨緩,生豬、羊出欄均有所下降,生豬出欄165.6萬頭,同比下降1%;牛出欄7.24萬頭,同比增長1.5%;羊出欄3694萬只,同比下降0.1%。
工業生產加快發展,全力抓好“工業穩增長新10條意見”的貫徹落實和“百人包百企”活動的開展,確保企業生產經營,成果顯著。一是工業生產加快。全市規上工業產值完成943.98億元,增長19.6%,增速在各地市排名第一,增加值247.47億元,增長15.1%,排名第二。二是支柱產業貢獻突出。全市三大支柱產業總產值完成803.94億元,同比增長18.4%,占規上總產值的85.2%,其中現代材料、現代醫藥、綠色食品產值分別為616.14億元、87.81億元和99.99億元,分別增長14.8%、28.1%、34.9%。三是產銷銜接逐步趨好。12月底,全市規上工業產銷率達到94.8%,超年度目標任務4.8個百分點。
建筑業增長平穩。2016年,資質以上建筑業企業預計總產值增長12.5%,建筑業增加值增長8.5%。
二、從需求領域看,投資加快增長,消費穩中有升,旅游業發展良好。
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全市不斷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力度,重點項目順利實施,投資進度明顯加快。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935.55億元,增長21.9%,地市排名第四,超目標任務5.9個百分點。其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905.2億元,增長23.8%。國有及國有控股投資增速高達66.8%;第三產業投資增速加快,增長37%,成為拉動投資快速增長的主要產業;億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達713.13億元,增長42.1%,增速高于固定資產投資18.3個百分點。
消費市場健康發展。消費雖然受大環境的影響仍然低迷,但居民基本生活消費保持穩定增長趨勢。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74.93億元,增長13.1%。限上消費品零售總額42.97億元,同比增長17.2%,今年以來限上增速均保持在15%以上的快速增長。
旅游發展良好。12月底,全市接待游客3734.77萬人次,旅游總收入199.81億元,分別增長11.1%和14.3%
三、從質量效益看,企業效益趨好,財政收入穩增,居民收入平穩增長。
工業企業效益好轉。2016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83.9億元,增長12%,實現利稅68.7億元,增長9%,其中稅金總額30.1億元,增長21.9%。
財政收入不斷向好。全市財政總收入和地方收入完成42.93億元和26.77億元,同口徑分別增長9.9%和10.2%。
居民收入穩步增加。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68元,增長8.3%,增速排名第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58元,增長8.5%,增速排名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