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時穿越秦嶺,一小時換一片藍天,一小時換一道風景,一小時換一種心情,一小時換一種活法!”這是眾多從西安到商洛的游客的真實評價。商洛距西安100余公里,獨特的地理和氣候條件,賦予商洛良好的生態環境。連續多年,商洛中心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穩居全省第一,今年前11個月,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285天,位居全省前列,“商洛藍”已經成為一道靚麗的名片。
秦嶺最美是商洛,美在哪里?山水美、城鎮美、鄉村美、生活美。近年來,“秦嶺最美是商洛”這一具有濃郁地域特色的品牌,從孕育到叫響盡管只有幾年時間,但已彰顯出充滿勃勃生機的品牌效應。“秦嶺最美是商洛”品牌已成為商洛名片。
近年來,我市圍繞打造“精美城鎮、精品景區、美麗鄉村”三大會客廳,秉承優勢、持續加力,強勁推動旅游產業向多業融合轉變,旅游經濟活力劇增,強力支撐了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據初步測算,2015年度,旅游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6.5%,對全市經濟貢獻率超過10%,拉動經濟1.2個百分點。2016年,全市預計實現旅游綜合收入超過195億元,旅游收入預計增長14%,以旅游業為引領的三產服務業增幅有望繼續跑贏GDP增幅。
旅游項目投資強勢倍增,精品景區建設成效顯著。近年來,全市共開工建設旅游景區、旅游交通、美麗鄉村等產品項目及星級酒店等相關服務配套設施項目加快推進。“十二五”期間,全市共投資170多個旅游項目,完成投資超過350億元,項目建設數量和投資同比實現翻兩番。2016年,全市新開工或續建旅游項目30多個,已完成項目投資約52億元,為“十三五”旅游項目建設開了好頭。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加快精品景區建設的實施意見》后,市、縣區每年度至少設立旅游發展基金超過1億元。全市國家A級旅游景區總數從2010年的3家增長到22家,金絲峽景區創建為陜南首家5A級景區。目前,全市共建成開放各類景區景點51家,其中國家級森林公園4家,國家級地質公園2家,國家級水利風景名勝區3家。
鄉村旅游發展引人注目,“秦嶺最美是商洛”品牌叫響全國。商洛在全省乃至西北率先提出并大力發展以美麗鄉村為品牌的鄉村旅游產業,按照秦嶺原鄉、景區標準的理念,集中資源建設了16個美麗鄉村,“朵朵金花”大放異彩,美麗鄉村成為商洛旅游業又一華章,“商洛模式”受到廣泛關注,并被列為陜西省鄉村旅游發展八大模式之一。其中柞水朱家灣村、山陽前店子村被國家農業部、旅游局評為“中國最美休閑鄉村”。我市圍繞打造大秦嶺核心區和秦嶺最佳生態旅游目的地,市委、市政府創新思路、強勢推動,連續舉辦了7屆“秦嶺生態旅游節”和3屆“環秦嶺公路自行車賽”,“一節一賽”讓商洛占據秦嶺、放眼全國,“秦嶺最美是商洛”已成為商洛市的城市形象、城市名片。
有一個地方,走過千山萬水,再回首,風景這邊獨好。目前,商山洛水間的一個個各具特色底蘊的景點、一個個不同民俗風情的鄉村,就像是一顆顆美麗璀璨的綠色明珠、一顆顆異彩綻放的神秘寶石,正在吸引著四面八方的游客一睹她的風采神韻。今后五年,我市將以建設“國家旅游度假集中區”和“全域旅游示范市”為目標,以發展品質旅游、全域旅游、活力旅游、智慧旅游、品牌旅游為方向,以特色小鎮為突破,以改革發展為支撐,加快推進旅游與文化、農業、體育等多產融合發展,努力到2020年實現年接待游客50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300億元目標。屆時,商洛旅游將在陜西乃至全國旅游的中心舞臺上一展獨特魅力,“秦嶺最美是商洛”這一城市品牌也將會越來越響、越來越靚。(通訊員 仰 濤 本報記者 王尚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