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之窗訊(楊 林 張亞玲)近年來,商洛市強化“減煤、控車、抑塵、治源、禁燃、增綠”六項措施,空氣中主要污染物濃度持續下降,中心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連續多年穩居全省第一,今年前11個月收獲285個藍天,“商洛藍”走紅網絡,成為商洛靚麗的城市名片。
強化措施,推進燃煤禁燒。采取“政府約談、通報曝光、獎補兌現、現場督查、考核問責”等措施,全力打好禁燒燃煤“攻堅戰”。止去年10月底,中心城區170家222臺鍋爐全部拆除到位,在全省率先實現了中心城區燃煤鍋爐拆改清零目標。今年以來,持續推進各縣區燃煤鍋爐拆改工作,截至11月底,已拆改燃煤鍋爐30臺,完成省上下達任務的176%。
加強監管,嚴控機動車排污。建成年可檢測機動車10萬輛的商洛秦東、鶴雄、泛華、洛南宏安等4家機動車檢測公司11條檢測線,至11月底共發放合格標志79419套,其中綠標77998套、黃標1421套。大力推進黃標車及老舊車輛淘汰工作,至目前共淘汰黃標車及老舊車5971輛,兌現補貼138.14萬元。
從嚴要求,狠抓揚塵治理。出臺了《商洛市建筑工程揚塵污染防治管理辦法》,提出了封閉圍擋、車輛沖洗、車輛覆蓋、灑水降塵、干道硬化、空地綠化和料堆覆蓋“七個百分百”的建筑工程揚塵污染防治要求。加快推進城市道路機械化清掃,城區道路機掃面積達到18萬平方米,機掃率提高到61%。
嚴把源頭,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出臺了《商洛市大氣污染防治四年行動計劃(2014-2017年)》,加快涉氣企業脫硫脫硝工程建設,先后完成了陜西鋅業公司硫酸尾氣脫硫工程和陜西大西溝鐵礦脫硫工程、商洛堯柏水泥有限公司丹鳳一線2500t/日、丹鳳二線4000t/日“低氮燃燒+SNCR”脫硝治理工程、鎮安秀山水泥1500 t/日“SNCR”脫硝治理工程。積極推進加油站、儲油庫和油罐車的油氣回收治理改造工作,止去年11月底,全市城區33座加油站、7輛油罐車油氣回收改造全面完成。
強化執法,突出抓好禁燃工作。扎實開展秸稈禁燒,先后對各工業集中區、重點排污企業、畜禽養殖行業以及秦嶺生態功能區、尾礦庫,開展了環境問題執法檢查。從今年11月1日起,在中心城區全面實施“禁炮令”,除夕至正月十五除外,其余時段一律“禁炮”,至目前已查處違規燃放行為60余起。
加大力度,筑牢城市綠色屏障。近年來,堅持以“兩岸三線四區”為重點,突出丹江、洛河、金錢河、干佑河、旬河五大河流沿線應坡面綠化治理,全市累計投資1.67億元,完成重點工程造林96.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66.5%,居全省第一。至目前,市縣全部創建為省級園林城市(縣城),全市成功創建省市級園林單位(居住區)133個,其中省級15個,中心城區新增綠地面積60多萬平方米,建成區綠地面積達574.3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