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風落葉秋草黃,城周綠化栽樹忙。11月2日,商州區楊峪河鎮銀明村溝口的山上,70多名工人正在整地挖坑,他們兩人一組,一人用風鎬、風鉆松動石土,一人用鐵锨鏟出石土,深秋的山上,風呼呼的刮著,工人們臉上、脖子上卻滿是汗水,一刻不閑地整地挖坑。連日來,同樣忙碌的栽樹場景在市區城周的西施坡、白龍山、魏家山、蟒龍峪等地的山坡上已持續月余。
近年來,為進一步鞏固中心城區城周綠化成果,努力改善市區人居環境,促進綠化、美麗、宜居商洛建設,市區從2014年開始,共實施綠化面積1.83萬畝,并于去年和今年春季進行了補植。今年7月份,市區抽調林業干部,深入市區城周逐鎮辦、村組、地塊進行現場勘查,編制了《商洛市2016年城周綠化造林示范項目作業設計》,按照改善生態、做美城市、增綠添彩的總體要求,規劃城周綠化面積10460畝,其中荒山造林6655畝、坡耕地造林3805畝。這次城周綠化工程劃分為丹南、丹北兩大片區,市林業局負責丹北片區,由商州區之外的其余6個縣的17個國營林場分包負責實施,商州區政府負責實施丹南片區。從10月初開始,施工人員分別進駐工地,兩人一組,開始了熱火朝天的城周綠化建設。市區城周綠化工程的實施,也帶動了全市重點區域綠化的全面啟動。
楊安鋒是洛南人,他來銀明村溝口山上植樹干活已20多天了,每天早上6點半就上山,中午回工棚匆匆吃飯,一直干到下午6點結束。楊安鋒說:“這山上全是巖石,大型機械用不成,只能人工挖掘,兩個人合作每天只能挖五六個坑,雖然進度慢點兒,但城周綠化工程是改善城周面貌的好事情,能參加這個勞動很光榮,我們辛苦點兒,累點兒沒什么。”商州區城周綠化站副站長杜會良介紹:“各個片區的立地條件不同,作業難度不同,工人施工的進度不同。銀明溝口山上全是巖石,整地挖坑后還得做滲水試驗,發現80%的坑不滲水,這樣栽植樹苗后下雨天水無法排除,會淹死樹苗。必須在坑底部打導流孔,雖然工作量加大,但能保證樹苗成活率。陳塬街道辦事處蟒龍峪溝口的林相提升改造工程也在緊張施工,在原有林地基礎上,加密法國梧桐和山桃,到春天滿山桃花,將會達到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的立體效果。現在,丹南片區已經開工1180畝,我們有信心年底完成任務,將城周綠化工程建好。”
當天下午,天已經麻麻黑了,大趙峪辦事處冀村山上的挖掘機還在緊張施工,對面山上20多名工人有的用鐵釬鑿巖石,有的用榔頭捶打,還有的專門鏟土,工人們顧不上喝口熱水在繼續勞作。工人們介紹說,前幾天下雨都沒有停工,大家一想到任務重、時間緊,就加班加點。洛南書堂山林場職工賴正強說:“挖掘機一天能挖500個坑,但有的地方機械到不了,只能人工作業,這邊的泥土層較多,相對來說好操作一點,一人一天能整地挖坑10個左右,栽植樹種不同,行間距不同,但都是按照標準施工的。”
山陽紅旗林場負責大趙峪蘆河村山上的綠化工程,總面積135畝,現在已整地挖坑30畝。紅旗林場工會主席董有春專程趕到冀村參觀取經,他說:“我們林場為了市區的城周綠化工程,專門花2800元買了一臺汽油發電機,在半山上發電用電鎬整地挖坑,加快施工進度。還買了兩臺水泵,隨后栽植的時候抽水用,能參與市區城周綠化工程是我們的驕傲,我們一定按照標準施工,加快進度,爭取將負責的片區做成樣板工程,為美化城周出一份力,添一分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