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到甘肅隴南成縣參加核桃產銷對接商貿洽談會暨縣域電商生態共建論壇。回望在成縣的所見所聞,讓人感慨良多。
首先是成縣老百姓的積極參與。這次活動的主會場在電商產業園,按常理說,去的多是穿著鮮亮的年輕人和衣著統一的公務員。然而,在這個會場里,我看到的卻是在核桃和電商方面得到實惠的農民。
其次是他們特別重視電子商務發展。成縣電商產業園特別大,核桃銷售網商全覆蓋,進駐有村淘、京東、蘇寧易購等多個超大型平臺、當地創業者創辦的B2C平臺、O2O館、淘寶店,以及多家物流公司,成縣核桃在淘寶、京東、蘇寧易購等平臺上有專業館。
第三是他們的堅持和創新。成縣打造核桃節慶活動是第四年、第四屆,對一個地域拳頭農產品的造勢,他們拼的是堅持,但主題和內容又在不斷的變化。本屆活動,短短的儀式過后,是長時間的“縣域電商生態共建與現代物流發展論壇”和“核桃產業(林下經濟)發展暨農產品品牌建設論壇”,是各個鄉鎮、電商協會、合作社、加工企業、網商的展示和促銷。每個嘉賓的文件袋中都有專門對企業和網商的介紹。他們還成立電商學院,大力培育電商人才。在電商學院可以看到,一應俱全的拍攝、包裝設施,一件件精美的學生作品,讓人恍若身處經濟發達、電子商務炙手可熱的杭州。
商洛是核桃之鄉,商洛核桃的產量、口感以及政府扶持政策、群眾種植熱情等已到一定層次,但是商洛核桃的知名度、美譽度、影響力還遠遠不夠,這可能會嚴重影響商洛核桃產業的發展。參考成縣的經驗,我覺得首先應強化宣傳,政府應付出像旅游外宣一樣的投入,多地域多形式的打好促銷戰,打造商洛核桃這一具有絕對競爭力的地域農產品品牌。
其次應積極爭取在行業中的定價權和話語權。商洛可考慮從歷史、文化入手,加強核桃的品種統一、改良把關,產品深度研發、衍生突破,同時,通過全國全系產品集散、代理地立足,上市、大宗交易保障等,快速取得核桃業定價權和話語權。
第三是加強全網營銷和全平臺銷售。商洛核桃應充分利用新媒體,在各大行業門戶網站、知名新聞網站、論壇、搜索工具等網絡平臺全網推廣,并快速在淘寶、阿里、京東、蘇寧易購等平臺建設特色館,讓商洛核桃無處不在,無處不售。并通過商洛核桃的單品爆發,帶動其它農產品發展。
第四是加快培育電商人才和營銷人才。無論網商,還是傳統的線下銷售,從業人員都明白,致勝的關鍵是品牌和營銷,而打造品牌和做好營銷的關鍵一定是人才,只有人才才會尋找產品差異化,對產品準確定位,進行產品整合推廣,從事產品的電商運營。對于商洛,外地的電商人才和營銷專家大多不愿來或留不住,針對單個項目,也可能不接地氣,水土不服。所以,應在快速培育本土人才、感召返鄉青年等方面下功夫,彌補電商人才和營銷人才的嚴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