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體育旅游產業融合發展
2014中國環秦嶺公路自行車賽的成功舉辦,標志著具有商洛特色的山地體育品牌初步形成,也積累了舉辦重大體育賽事的豐富經驗。時隔一年后,2015年“環秦嶺賽”如期舉行,這一次,發車地點選在了柞水溶洞景區,經過首屆賽事的洗禮,環秦嶺賽褪去初辦時的青澀,除了涌現的明星車手外,新的賽程路線和沿途風光是吸引選手和觀眾的重要源泉。
在三天三場比賽中,4070名警力參與了安全保衛觀眾,幾百名工作人員、志愿者參加了賽事的組織和服務工作。與首屆環秦嶺賽相比,賽事內容更加豐富,觀賞性更強,既有專業組點對點比賽、城市繞圈賽,又有大眾組城市繞圈賽。賽事專業化程度更高,專業組參加的都是全國冠軍賽總決賽的各省、市專業運動隊,大眾組選手都是經過精心篩選的隊員,參賽選手運動水平更高,比賽更激烈。賽前活動覆蓋面更廣,有自行車文化旅游知識網絡競答、自行車主題攝影展等活動,賽中安排有文化旅游產品展示、群眾體育活動展示等,體育搭臺、文化旅游唱戲的特點更加明顯。
除了專業化增強,在市場化的道路上也大大邁進了一步。6家單位提供了冠名贊助,多家企事業單位為比賽提供廣告宣傳和實物贊助。除了首屆和環秦嶺賽合作的企業外,又有了新面孔。“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原則,不斷推進賽事專業化、市場化,讓環秦嶺賽的道路越走越寬廣。
外地看商洛的一扇窗
以賽為媒,有機結合體育、旅游、生態、文化等元素,創造出超越了賽事本身的價值。隨之,賽事成了舉辦地人民的驕傲,成了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助推器,也成了當地群眾的一個重要節日。“環秦嶺賽”也是如此,從創辦初期,就承擔起了宣傳、展示大美商洛的一個平臺,讓更多的外地人知曉商洛、了解商洛、愛上商洛。
2015年,市民拍下商洛的藍天照片上傳至網絡,并賦予其一個特殊的名稱“商洛藍”,這些藍天照片與我國多地出現的霧霾天氣形成明顯對比,受到網友的熱力轉發,“商洛藍”也成為商洛互聯網上的一個熱詞。據環保部門統計,2015年商洛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306天,位居全省第一。“有一種藍,叫商洛藍!”大部分網友的微信朋友圈時常會出現這樣的內容,可以看出商洛人對擁有“商洛藍”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藍天、白云、青山、綠水、奇峽、仙山等風景旅游資源,商洛豐富的旅游資源,令來自全國各地參賽的自行車賽選手們無不贊嘆:“商洛獨特的自然風光真迷人,魅力無窮。”“歌里演唱的藍天白云和現實商洛的青山綠水幾乎沒有一點差別!”“迎著山風,聽著鳥鳴,眼中盡是綠色的山峰和清澈的河水,在商洛騎行的感受是其它地方無法比擬的。”環秦嶺賽以其鮮明的特點得到了省內外自行車運動組織、運動員、新聞媒體及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前兩屆“環秦嶺賽”,在籌辦期間就突出賽前、賽中、賽后3個階段和對內、對外兩個層面,全方位、立體式、持續性宣傳,賽前在市內外媒體和人流量大的場所播放宣傳片,在來商高速沿線制作大型跨路天橋廣告、立柱廣告,在市區主要干道制作懸掛燈桿旗廣告;策劃舉辦了宣傳騎行系列活動,大眾組選拔賽、自行車文化旅游知識網絡有獎競答、主題攝影展、新聞發布會、文化旅游產品展示等系列活動。比賽期間賽中通過網絡、微信公眾號、手機客戶端對賽事進行跟蹤報道,還策劃組織了發車儀式、頒獎儀式及自行車嘉年華、群眾體育活動展示等系列配套活動。據統計,去年三天三場比賽共吸引國省市30多家新聞媒體來商采訪報道,吸引沿途觀眾25萬人,極大地宣傳了商洛,宣傳了商洛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