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賈書章 方 方)6月11日是我國第11個非物質文化遺產日。在“非遺日”前夕,商州區文廣局在市區北新街通過懸掛宣傳橫幅,設立宣傳展板和文藝演出活動,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日,讓市民關注“非遺”,關注地方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在宣傳活動中,文化部門干部職工通過展板圖片、現場咨詢等方式,向廣大群眾宣傳該區的傳統民間技藝、民間音樂、民間風俗、民間文學及民間戲曲等。商州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商州花燈,造型精美,色彩鮮艷,寓意和諧美好,曾經上了中國郵票。商州東龍山狗娃咪,由傳承人現場用泥巴捏制,造型憨厚可愛,吹出鐵哨子一樣的聲音,引起了中小學生們的興趣。商州黑龍口豆腐干、商州皮影戲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讓市民看到了商州歷史悠久的飲食文化和民間藝術。宣傳活動不僅讓現場駐足觀看的群眾了解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容和知識,增強了廣大群眾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識,還激發了社會各界參與文化遺產保護的積極性,營造了良好的氛圍。該區舉行的第11個文化遺產日暨非物質文化遺產法頒布實施五周年宣傳文藝演出活動在舞蹈《美麗中國走起來》中拉開帷幕,歌曲《我的家在商洛山》《紅旗飄飄》《喊一聲老陜》歌聲嘹亮,振奮人心。眉戶《梁秋燕》和秦腔《紅燈記》選段把整臺晚會推向了高潮,演出在舞蹈《共筑中國夢》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