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姜 毅)5月10日下午14時,洛南縣在華陽劇院隆重舉行首部大型歷史文獻紀錄片《洛惠渠》的首映儀式,并在首映儀式結束后,于5月11日在洛南電視臺黃金時段播出。隨后,該片將逐級報送商洛電視臺、陜西電視臺和中央電視臺記錄頻道,爭取更大平臺播出。
《洛惠渠》是由洛南縣委宣傳部和縣電視臺聯合拍攝,以全面反映洛惠渠建設工程為素材的大型歷史文獻紀錄片。紀錄片中所記述的洛惠渠,是洛河上游最大的水利工程,也是洛南人民戰天斗地、改造自然的生動寫照。1958年,洛南人民在極端困難條件下,以最原始的生產方式,舉全縣之力修建了洛河上游最大的水利工程——洛惠渠。徹底改變了四十里梁塬“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的苦難歷史,為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
紀錄片《洛惠渠》藝術地再現了上世紀50年代,洛南縣委、縣政府一班人克服重重困難,帶領以洛惠渠建設者為代表的洛南人民,在極為惡劣的自然條件下,以愚公移山的大無畏精神改造自然、戰勝自然、修建洛惠渠水利工程的偉大實踐,生動地詮釋了“三苦精神”的深刻內涵,詮釋了洛南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勇于創新、無私奉獻”的洛惠渠精神。該片以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強大的藝術感染力,再現了洛惠渠建設的宏大場景,展現了洛惠渠建設者的“精氣神”,釋放出強烈的社會“正能量”。
《洛惠渠》總時長約90分鐘,分上、中、下3集,以文本解說、史料呈現、建設者采訪、人物訪談等為基本創作手段,同時采用了航拍、搖臂、軌道以及后期三維動畫、場景模擬、音畫包裝等創作方式,是一部具有較高思想價值、史料價值和藝術價值的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