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劉 婷)我市今年將重點抓好農產品加工、培育認定、融資試點、培訓提升、營銷服務等工作,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推進農業產業化,帶動農村貧困戶脫貧致富。
全市按照“龍頭做強、產業做大、產品做精、鏈條做長、品牌做優”的思路,以培育農產品加工業為核心,以強化服務為動力,以帶動增收為目標,著力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讓農民在三產融合中獲得收益。重點抓好產品加工,加強條件審查,加強技改和新技術、新工藝的引進和研發,不斷提高企業競爭力。強化培育認定,實施龍頭企業晉檔升級工程,積極培育和認定一批縣級龍頭企業,推薦認定7個市級龍頭企業,推進全市龍頭企業集群發展。擇優推薦主食加工業示范企業、全國農產品加工合作社示范單位,將著力把商南縣創建為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搞好融資試點,充分調研龍頭企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需求,組織企業參加政銀企對接會,引導企業充分用好龍頭企業貸款貼息項目,向金融機構推薦融資項目。統籌省市財政資金,開展金融支農貸款擔保試點工作,用財政資金放大金融資本,用金融資本撬動社會資本,推動社會資本聚力發展生態特色農業。抓好培訓提升,積極組織農業產業化管理人員及龍頭企業、合作社負責人及家庭農場主,革新管理理念,引進科技和管理人才,增強內生動力。同時,抓好營銷服務。積極組織各類展會,使企業以展促銷、以展會友、以展揚名。抓住“互聯網+”機遇,搭乘互聯網快車,積極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開展電子商務示范單位創建,推動農產品擴大營銷市場,拓寬營銷渠道,提高經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