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王 丹)為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全面提升戶籍服務管理水平,我市公安機關從今年起落實《陜西省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掛失申報和丟失招領制度試點實施方案》,按照異地受理點采集信息,戶籍地公安機關審核、簽發,受理地上傳制證,受理地領證的原則,陜西籍并在陜西境內辦理居住證的流動人口可在居住地申請辦理居民身份證的換領、補領業務。
公安機關受理的流程是,公民本人到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點申請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填寫《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登記表》,申請換領的交驗居民身份證;申請補領的,交驗居民戶口簿或居住證,由公安機關查詢全國居民身份證掛失申報系統和全國撿拾居民身份證信息庫核實,對符合規定的公安機關應當受理;對申請材料不齊全的,應當一次性告知群眾所需不齊的材料。
警方提示,對因相貌特征發生較大變化,且居民身份證未登記指紋信息難以確認身份的人員;對偽造、變造、買賣、冒領、騙領、冒用居民戶口簿、居民身份證、護照、駕駛證和買賣、使用偽造的居民戶口簿、居民身份證、護照、駕駛證等國家機關證件的人員;對國家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推送的不良信用記錄人員;對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的人員;申領人戶籍信息主項與部、省兩級人口管理信息系統數據不一致等情形,應回原戶籍地進行辦理。
為我市全面開展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工作,市公安局成立了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掛失申報和丟失招領三項制度工作領導小組,市局戶政部門組織了專題培訓,對辦證申請受理、制證信息的采集、人口信息調取、制證、證件核驗發放等方面的工作流程進行規范教授。同時,縣級公安機關還確定異地受理點開展了實地綜合試驗。通過試點,各受理單位進一步完善組織實施和工作流程,為我市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工作的落實打下了堅實基礎。我市居民身份證辦理開通省內異地受理單位是:商州公安分局大趙峪派出所,洛南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丹鳳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商南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山陽縣公安局縣戶政大廳、城關派出所,鎮安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柞水縣公安局干佑派出所。截至目前,我市公安機關共受理異地身份證121個,異地簽發身份證145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