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民生工程投入一百五十六億 比上年凈增二十一億
本報訊 (朱 莉)我市始終把民生工程作為穩增長、調結構、轉方式、惠民生的重大舉措,已連續數年在年初向廣大市民公開承諾實施好十大領域民生工程,堅持“兩個80%”不動搖,以時限倒逼進度,用目標夯實責任,強化資金保障,落實政策措施,狠抓工程實施,民生持續改善。2015年,市政府繼續深入實施促進就業、收入倍增、全民社保、教育提升、衛生健康、住房保障、消除貧困、改善環境和生產服務十大領域民生工程,年度計劃投資136.5億元。截至12月底,全年民生工程共投入156.3億元,完成年計劃的114.5%,比2014年凈增21億元,是2008年實施民生工程以來投入力度最大的一年。
一是就業創業形勢保持穩定。深入開展省級創業型城市創建工作,就業形勢總體保持穩定。全市城鎮新增就業1.85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0.5萬人,困難人員就業0.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9%以內。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人數達到55萬人。開展就業培訓1萬人,創業培訓0.36萬人。
二是城鄉居民收入穩步提高。全面深化“雙包雙促”精準扶貧,發放扶貧貼息貸款8.12億元,滾動投放扶貧互助資金4250萬元,扶持42家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3.46萬戶貧困戶發展特色產業,115個貧困村整村推進項目全面建成。城鄉居民收入分別達到27200元、7829元,分別增長10%、11.3%。
三是社會保障面持續擴大。為3.7萬城鎮居民、13.4萬農村居民及時發放低保資金,實現了動態管理下的按標施保和應保盡保。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8%以上,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全面建立,住院患者平均報銷比例提高了10%左右。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本實現人群全覆蓋。
四是教育事業快速均衡發展。二期學前公辦幼兒園建設、城區中小學校建設、“全面改薄”等教育重點項目全部完工。商洛市高級中學項目各單體工程全面開工。鎮安縣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創建工作順利通過國家評估驗收。全市普通高考上線率連續8年位居全省第一。
五是醫療服務能力不斷加強。市中心醫院三級甲等醫院創建工作順利開展,商南縣醫院遷建項目建成投入使用,山陽縣醫院遷建項目、商州區中醫院新建項目即將完工。7所縣級綜合醫院、5所縣級中醫醫院、2所縣級婦幼保健院建設達到二級甲等標準。每千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達4.7張。
六是陜南移民搬遷成效顯著。全年共投入資金35億元,建設集中移民安置點87個,搬遷群眾2萬戶、7.74萬人,重點打造的丹鳳竹林關、鎮安云蓋寺等12個5000戶大型縣域集中安置區,8個已初具雛形,4個建設進度加快。探索推行商品房、保障房、棚改房和移民搬遷安置房“四房”打通模式,回購保障房、商品房7548套安置搬遷群眾。
七是棚戶區改造、保障房建設強力推進。全年爭取國開行貸款40.89億元,實施棚戶區改造項目20個,新開工7875戶,基本建成7391套,完成投資18.9億元。全年新開工各類保障房5070套,基本建成3218套,完成年度建成任務2300套的139.9%。新增發放住房租賃補貼3652戶,完成年度任務的115.9%。加快推進廉租房和公租房的“兩房”并軌運行管理工作,全市實施并軌管理9790套。
八是生態環境建設明顯改善。完成造林綠化32.55萬畝、重點區域綠化5萬畝、市區城周綠化0.8452萬畝。全面開展丹江等流域綜合治理,建設堤防26.8公里,治理河長33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積700平方公里,丹江出境斷面水質整體優良,中心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全年達303天,居全省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