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余 婷
為鞏固提高省級衛生城市創建成果,實現讓人民群眾少生疾病、方便看病、看得好病、看得起病“四大目標”,我市堅持“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基本原則,加大資金投入,完善配套政策,強化工作措施,全力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有效保障群眾健康水平,全市人均期望壽命提高到74歲,較好地完成了省級衛生城市復審深化醫改工作任務。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不斷加強組織領導與督促協調,在反復調研的基礎上編制印發了一系列意見、規劃,著力于提升衛生服務能力與群眾健康水平兩個方面,持續推進各項醫改工作。一方面,深入推進綜合改革,提升衛生服務能力。主要表現在:基本醫療保障覆蓋城鄉居民,新農合人均籌資標準、補償封頂線以及城鎮居民和城鎮職工住院補償封頂線均顯著提高;支付方式改革有序推進,單病種定額付費和門診診次總額預付制運行良好,住院患者人次總額預付等新型支付方式起步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全面推行,共籌集基金4456萬元,報銷大病患者813人次,報銷比例67.24%,有效緩解了大病患者費用負擔;藥品“三統一”管理、零差率銷售實現縣及縣以下醫療機構全覆蓋,全市醫療機構基本藥物配備使用比例達到規定要求;壯大衛生人才隊伍,降低學歷門檻,大力引進衛生技術人才;為縣級公立醫院新增床位編制654張,人員編制748個,初步緩解了編制不足問題。另一方面,落實健康干預措施,提升群眾健康水平。表現在:啟動鄉村醫生簽約服務,組建責任醫師團隊定期進村入戶開展巡診,規范開展公共衛生服務,免費向城鄉居民提供7類19項重大公共衛生和11類43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積極推進地方病防控工作,結合市情實際制定了《商洛市地方病防治工作安排意見》,明確了衛生、財政等部門責任,認真開展碘缺乏病、克山病等重點地方病的預防控制,各項工作指標達到中省要求;加強婦幼健康機構基礎設施和服務能力建設,切實保障母嬰安全,年度孕產婦死亡率21.01/10萬、嬰兒死亡率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