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周寶玉)近日,市政府決定全面啟動實施分級診療工作。
分級診療是按照疾病的輕、重、緩、急及治療的難易程度,由不同級別和服務能力的醫療機構承擔不同疾病的治療,并按病情變化情況進行及時便捷的雙向轉診,確保病人得到適宜治療。市政府要求力爭實現基層首診率50%以上,縣域內就診率90%以上;到2016年底,形成較為完善的分級診療制度體系。
分級診療制度的核心政策措施為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為確保這項制度能夠落實到位,市政府還推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一是同步調整城鄉醫保政策,差別化設置不同等級醫療結構和跨區域醫療機構就診的報銷比例。不同層級醫療機構住院報銷比例差距調整到10%以上。未經轉診到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就診的非急危重癥患者下調報銷比例10%以上。中醫藥服務門診、住院費用報銷在現有報銷比例基礎上提高10%。二是完善基層醫療機構的用藥管理,增加基層醫療結構藥物品種,滿足患者用藥需求。基層醫療機構可在規定范圍內按比例增加藥物品種,非基本藥物不超過30%。三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推進區域醫療協同服務,建立覆蓋各級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的雙向轉診和遠程醫療服務網絡,促進跨區域、跨機構就診信息共享。四是規范醫療機構管理,逐步降低上轉率、提高下轉率,不斷提升醫療服務整體績效和醫保資金使用效率。《雙向轉診暫行規定》《分級診療病種范圍指南》和《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報銷政策的實施意見》等分級診療配套文件,市衛計局著手研究制定及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