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商洛之窗訊 近年來,鎮安縣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各項重大決策部署和政策措施,以爭創省級平安縣為目標,不斷加強社會治理,著力提升社會治理科學化、法治化水平,著力打造平安鎮安、法治鎮安、和諧鎮安。該縣連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政法工作先進縣”,被省綜治委授予“陜西省平安建設示范縣”和“全省平安建設先進縣”。
積極推行城鎮社區網格化管理服務。以永樂鎮新城社區為試點,實行“管理網格化、服務一體化、防范立體化”模式,每個網格(居民小組)配備管理員、信息員、調解員、治安員、監督員(“五員”),為各城鎮社區統一配備專職民警,在轄區重點部位安裝公共視頻監控,建立智能化信息監控平臺,全面提高了社會面防控能力;推行矛盾糾紛聯調、流動人口聯管、特殊人群聯幫、群眾工作聯動的“四聯”工作法,做到管理服務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實現了便民零距離、辦事零差錯、服務零投訴。強化農村搬遷小區管理服務。針對縣域搬遷點不斷增多、搬遷戶原所在村級管不了和現搬遷點不愿管的實際,按照“1554”模式在米糧鎮光明村搬遷點開展試點,通過成立移民小區管理服務理事會,組建治安聯防、就業指導、公共事業管護、“三留”人員幫扶和紅白理事服務等五支隊伍,實行理事長、街長、樓長、戶長和“紅袖章”巡邏隊長“五長”負責機制,定期開展“平安家庭、致富能手、清潔能手、好媳婦”等四項評選活動,及時幫助群眾解決難點問題。
建立健全矛盾化解工作機制,積極推行縣鎮村“三級聯動”,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三調對接”和矛盾糾紛排查化解“以獎代補”等工作機制,扎實開展矛盾糾紛大排查、大化解活動。加強行業性專業性調委會建設,積極整合醫療糾紛、刑事和解、交通事故等12個行業性調解組織,成立了縣人民調解大廳,妥善化解了一批影響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各類矛盾糾紛。我縣建立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以獎代補”制度,被稱為矛盾糾紛化解的“商洛模式”;縣行業性、專業性調委會被司法部授予“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委員會”;縣醫療糾紛調委會“一二三四”模式有效破解醫患糾紛難題被中央綜治辦作為全國百條經驗之一推廣。健全信訪突出問題化解工作機制,堅持訴訪分離,著力排查化解人民群眾最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
全面推行民情民情氣象服站建設,實行“4318”模式,強化基層民情動態管理。建立“縣總站、鎮分站、村基站、組觀察點”四級民情動態平臺,以“晴、陰、雨、雪”氣象符號動態反映群眾在生產生活、矛盾糾紛等方面的問題,對應啟動“藍、橙、紅”三色響應機制,組建一支黨員干部服務隊,明確產業發展、設施建設、民生保障、矛盾調處、治安聯防、便民服務代理、留守人員代管、紅白理事等八項服務內容,構建起全覆蓋的黨員干部為民服務工作體系,得到了省委主要領導的批示肯定。
(屈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