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 (胡 軍 周銀祥)“在進行旋耕作業時,拖拉機突然冒黑煙并伴有打滑現象,這是怎么回事?”近日,在商南縣富水鎮農機合作社示范田里,60多名農機手接受縣科技局、縣農機站技術人員手把手培訓,農機手們還隨時向農機專家提出問題。
董家富是商南縣的農機大戶,雖說是農機“老把式”,但這幾年在河南參加跨區作業時,總會碰到一兩次故障,影響作業進度。一聽說縣科技、農機部門要舉辦技術培訓班,他迫不及待地報了名。得到專家解答后的董家富興奮地說:“專家說了,我提的問題是由于旋耕機負荷過重所致,應及時降低機組的前進速度。通過專家現場講解,解決了困惑他很久的技術難關。”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農機補貼力度的加大,各類農機都成為農民的“搶手貨”,但農民在使用、養護及維修方面的知識相對滯后。為此,商南科技、農機部門積極開展“送培訓、送技術、送政策、送年檢”上門服務,組織科技人員、農機技術人員深入鎮、村(社區),重點對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大戶和新購買農機具的農民有針對性開展技術培訓工作,開展機具檢修、安裝和調試,將課堂設在田間地頭,進行實踐指導,現場解答疑難,積極為農戶傳播農機知識和致富信息,大力宣傳國家農業機械補貼惠農政策。他們還出動流動宣傳車、公示農機年檢通知、發放宣傳材料等形式大力宣傳農業機械化的好處和農機操作注意事項,現場為拖拉機辦理牌證,實行“一條龍”服務,確保農業機械以良好的技術狀態投入生產。
目前,該縣農機技術上門服務已覆蓋全縣13個鎮100多個村,培訓人數達85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