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鋼在刺骨的寒風中為父母洗衣服
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文圖 記者 楊鑫 李敏)家住商州區(qū)硯池河鎮(zhèn)今年17歲的吳美鋼,9月份剛剛進入商洛中學,成為一名重點學校的高一新生。
見到吳美鋼時,他一臉靦腆的笑容,一手提著一桶食用油,一手抓住自己的書包肩帶,說起話來聲音害羞的藏在喉嚨里。為了節(jié)省路費,11月29日,這天是他在9月上高中后第一次回家,他給家里帶了一桶食用油,希望父母飯菜里能多點油水。
從城里到吳美鋼的家,需要坐班車到硯池河鎮(zhèn)政府門口下車,再走兩個小時的山路才能到。一路上他走的飛快,我們都有點追不上,他說要早點回家?guī)透改赶匆路鲎黾覄眨驗槊魈爝€要趕回學校上晚自習。
吳美鋼一家住在3間土房子里,堂屋堆放著的土豆和一筐白菜是他們這個冬天唯一的蔬菜。在西邊的房子放著兩張床鋪,昏暗的房間里雜亂的堆放著衣物。他一邊收拾一邊說,一張床是父母的,一張是大伯的。在東邊的房間里有吳美鋼的床鋪,貼滿獎狀的床鋪和灶臺相鄰,灶臺上一邊鍋里是飯后還沒有清洗的碗筷,一邊鍋里黑乎乎的是煮給豬吃的豬食。看到這些,吳美鋼趕緊脫下棉襖僅剩一件薄秋衣,迅速的洗起了碗筷。
當記者問到,你回家是來取過冬衣服的嗎?他一邊洗碗一邊說:“沒什么衣服可拿的,這幾年長的快以前的衣服都穿不上了,剛才脫的棉襖就是今年剛買的,冬天就穿它。因為沒有多余的路費不能經(jīng)常回來,最近天冷了不放心父母,想回來看看他們。”寒冬的硯池河寒風凜凜,記者不禁拉了拉衣領(lǐng)。
吳美鋼的父母和大伯年近六旬,都是多重殘疾人,唯一的姐姐也遠嫁四川不能給家里幫忙。家里主要的經(jīng)濟來源就是種地和板栗的收入,一年下來也就2000余元。據(jù)硯池河九年制學校的鮑老師介紹,吳美鋼在校期間學習成績優(yōu)異,不負眾望考上了重點中學,但由于家庭貧困差點放棄了學業(yè)。是學校和社會各界的愛心人士為他解決了這學期的費用,但這樣的家庭實在無力負擔他上學的費用,不知道下學期孩子該怎么辦。
吳美鋼告訴記者,這學期上學是母校和愛心人士給捐助了5000元,商洛中學也免去了自己的一部分費用。他說,自己每天在學校吃飯要花20到30元不等,有時候還要買一些資料書籍,一個月下來大概得花900元錢,捐助的這些錢省省還是能夠這學期的。為了省錢,平時周末吳美鋼都不敢回家,這次是因為離家時間太久放心不下父母。“我明年還想上學,可下學期的生活費現(xiàn)在還沒有著落,怕明年回不到班級里。”吳美鋼嘀咕道。
左鄰右舍看到來了陌生人,也都聚集了過來。其中吳美鋼的姑姑說:“娃命苦,但娃娃知道學習,媽媽是傻子也沒人教娃,娃學習還好的很,我們平時就照看一下家里,經(jīng)濟上也幫不上娃忙,心里愧疚的很。每年就給娃做雙鞋子,盡點心。”
抱著姑姑做的棉鞋,吳美鋼說:“我相信知識能改變命運,我一定會好好學習,將來帶父母走出這山溝溝,不再過窮日子。“
據(jù)硯池河鎮(zhèn)主管民政的工作人員介紹,吳美鋼的父親名叫吳濟發(fā),他們家的情況鎮(zhèn)上了解,確實很貧困。這一家四口鎮(zhèn)上給的是A類低保,吳美鋼今年考高中還是全鎮(zhèn)第一名,鎮(zhèn)上當時還臨時給他獎勵救助了500元。鎮(zhèn)上能力有限,還希望有更多的社會力量來幫助孩子完成學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