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記者 趙有良)灰帽灰衣,來去悄然。11月19日至24日,中國當代畫派聯誼會主席、“黃土畫派”領軍人物、82歲的著名書畫藝術家劉文西深入我市農村,進行了為期6天的采風創作。這是劉老響應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精神,來商深入基層和群眾中采風創作。
劉文西以畫陜北的風土人情而著稱全國,半個多世紀以來,他扎根黃土地創作了《奠基禮》《北斗》《解放區的天》《黃土情》《基石》等近千幅優秀作品,出版畫冊十余種。他帶領的西安美院藝術隊伍,在中國畫壇形成了“黃土畫派”。上世紀八十年代劉老曾來過商洛,今年4月率領“黃土畫派”部分畫家到鎮安進行過為期三天的采風活動。19日一到商洛,劉老就不顧旅途勞累,興致勃勃地趕往商山書院,沿仙娥湖邊走邊拍下一幅幅山村美景。
白嶺村柿紅葉黃,野綠水靜。在一農家小院,他喜悅地將仙娥湖風光畫進了第一幅速寫,過板橋越黃沙嶺,直到天黑才返回城區。20日至21日,在商山書院張東海的陪同下,劉文西先后到洛南石門、石坡、寺耳、柏峪寺、古城等地采風。洛南的黃土塬、蒼鷺、洛河風光,給老人留下了深刻印象。22日至24日又冒雨到商州區楊峪河、麻池河、陳塬、麻街、三岔河、沙河子、張村、夜村等鎮拍照寫生。初冬的鄉村,晨霧如紗,霜葉染金,丹江沿線,田園如畫,劉文西老人陶醉其中。無論是上河村后的麻街嶺,齊塬村對面的五指梅山,還是張村鎮落旗村的舊院落,夜村鎮古路峪十八盤的古道、山村,都讓老人興奮地不時按下快門。在三岔河鎮閆坪村楊樓組的老村子,劉老下車竟拍了50多分鐘。在十八盤沿路拍攝,忙得五六個小時未喝一口水,未上一趟廁所。在商期間,老人每天8點半準時出發,常常是下午兩三點才吃午飯。每天要完成速寫兩三幅,僅拍照要換兩三次電池,使用了五六個儲存卡,拍照3000多幅。劉老腿腳不便,加之患有糖尿病,上下車得人駕扶,右手也因常年創作變形,手指不能彎曲,依然樂觀地哼小曲、吹口哨,在寒冷中堅持寫生。碰上陰雨天,只能在車上拍照,可看到獨特風景,老人總是要現場速寫,短則半小時,長則一兩個小時,辛苦得讓身邊人員心疼不已。劉老慨嘆“商洛很美,生活中的美太多了,以前來的少也沒看進去”。他兩上金鳳山,從不同角度俯瞰商洛市區,感慨變化之大,遺憾陰雨天未能拍到滿意照片,最終將萬千感慨書寫為“商山洛水,一枝獨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