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張軍旗)近年來,商州區依托秦嶺豐富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著力打造山水園林城市,強化城市管理,提升城市文明。“秦嶺最美是商洛,幸福宜居新商州”品牌已深入人心。商州作為商洛市中心城市被省政府列入陜西東南三大旅游圈,并將逐步打造為省會西安的第二生活區。
實現這一宏偉目標,需要各行各業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做好本職工作。商州區市容管理局及其城市管理監察大隊一班人在城市平穩運行、健康發展和提高城市軟實力的工作中,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做出了不懈努力。當前,全區上下正在深入開展公職人員學規范轉作風樹形象活動,作為城市管理者及其執法人員只有不斷學習,規范自身行為,提高自身素質,加強自身修養,改進工作作風,端正自身形象,認真履職,勤勉工作,才能讓老百姓信服,得到百姓支持,才能充分發揮城市管理者及執法人員的積極作用,為建設“生態宜居新商州”的目標做好城市管理保障。
作風和形象建設是做好城市管理的關鍵
城市管理隊伍及其執法人員的作風形象直接決定著城市管理的社會形象和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地位。加強城市管理隊伍及其執法作風和形象建設,事關城市管理事業的長遠發展。近年來,區市容管理局及其城市管理監察大隊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斷加強執法作風形象建設,定期開展執法隊伍法治教育和紀律整頓,黨風廉政教育,“轉作風、樹形象、強素質、勇擔當,爭做城市文明管理者”等活動,城市管理隊伍及其執法形象在人民群眾心目中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一些違反程序規定辦案、耍特權、逞威風,態度蠻橫,作風粗暴,工作不思進取,得過且過,紀律松弛,工作中拈輕怕重、執行不力,“懶、緩、散”等現象在個別單位工作中仍時有出現,這些現象的存在嚴重損害了城市管理工作的健康發展。
究其原因,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經濟成分、利益主體、社會組織和社會生活方式日趨多樣化,人們的價值觀念和價值取向也在發生著廣泛而深刻的變化,新形勢的發展對城市管理隊伍及其執法作風和執法形象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抓好城市管理隊伍及執法形象建設,造就一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整體素質過硬的城市管理者隊伍,才能承擔起維護社會環境、保障社會穩定、服務經濟發展的重任。
法治觀念是形象建設的客觀需求
增強職能意識,樹立法治觀念。通過思想創新、觀念創新、方法創新,樹立和鞏固法治理念。實踐證明,工作思想、工作觀念、工作行為、工作作風等方面暴露出來的問題,其根本原因就是思想觀念上的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說,轉變城市管理隊伍及其執法作風和執法形象,根本出路在統一思想,樹立法治理念,也就是規范自身行為,樹立與群眾路線相一致、與民主法治建設發展趨勢相適應、與服務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相對應的新的城市管理隊伍及其執法觀念和思維模式。樹立法治理念,要重點圍繞打牢宗旨觀念,履行城市管理職能,推進管理文明,執法文明,進一步深化干部職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
結合工作實際,商州區市容管理局總結出了“六個結合”,在工作中把“六動”落到實處。“六個結合”一是把平時工作與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相結合,積極查找干部職工在工作中存在的作風和形象問題及單位管理存在的薄弱環節;二是與創先爭優活動相結合,進一步強化領導責任,加強分類指導,定期調研督查,真正做到轉變作風,內強素質,外塑形象;三是與民主評議政風行風相結合,著力強化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教育,全面加強干部職工思想作風、工作作風、生活作風建設;四是與量化管理考核相結合,將各項檢查評比均納入量化管理考核范疇;五是與各項工作實際相結合,切實加強自身建設,圍繞工作任務,細化措施,確保全年任務圓滿完成;六是與年終考核考評相結合,面向服務對象,采取座談會、調查問卷等多種形式,廣泛征求意見和建議,改正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