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 (記者 馬澤平 張 萍 通訊員 劉聲學)金秋時節,山陽縣法官鎮法官廟村貧困戶趙貽禮一家三口新承包的15畝蓮菜進入開挖季節:“我這蓮池按一畝4000斤算,每斤2元錢,純收入就是5萬元,還不算蓮池養的魚,這都多虧了市上包扶領導的幫助。”趙貽禮高興地算著賬,今年他家的人均收入將從2590元一躍升至2萬元。趙貽禮是我市今年精準扶貧以來脫貧致富的6.36萬貧困戶中的一戶。
自今年3月,市上部署安排“雙包雙促”精準扶貧工作后,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頭安排部署,帶頭深入貧困村組戶,帶頭制定方案,帶頭解決問題,帶頭落實包抓任務。市直各部門領導干部、六縣一區領導干部都在第一時間趕赴各自聯系的村組貧困戶,真情幫扶貧困群眾……
一頁頁民情日記,“5+2”和“白加黑”的繁忙,記錄著領導干部制定貧困發展規劃、參與貧困戶識別摸排、解決扶貧棘手困難的繁忙身影……
一張張干部走村入戶的網狀出行圖,覆蓋全市山山水水、村村落落,顯示著上行下效,真扶貧、扶真貧的火熱場面……
一雙雙磨平的膠鞋見證著全市1022個部門,3.34萬干部走村入戶,開展“雙包雙促”精準扶貧工作的足跡……
半年來,全市確定的7.39萬戶貧困戶,已累計獲得2.04億元幫扶資金、4061個幫扶項目。據市扶貧局統計,截至目前,全市幫助發展核桃、板栗、烤煙、蠶桑、中藥材等經濟林園43.2萬畝,養殖商品畜68.5萬頭,新修改造村組道路370公里,6.36萬貧困戶在半年里直接脫貧。
山陽縣天竺山鎮街道村大屋場組在養蜂能人韓文建兄弟三人的幫助下,成立了林下立體生態養殖基地,貧困戶焦元忠等20多戶參加協會,平均每戶靠養蜂增收達萬元;商南縣金絲峽鎮太子坪村,張生娥的舊房被裝飾一新,辦起的農家樂開業才兩個多月,毛收入就掙了1萬多元;鎮安縣象園村貧困戶王懷強在相關包扶干部的幫帶下,20畝綠色無公害茶園已建成,明年就可以開始收益;柞水縣營盤鎮楊四廟村宋開祥等49戶171名貧困戶直接將土地流轉給企業、合作社,成了產業工人,每人年收入兩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