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商洛日報讀者 謝云濤)金秋十月,丹桂飄香,最近走在我市各地城鄉,時不時飄來的淡淡桂花香令人陶醉。但正是這迷人的香氣,使一些人摘下桂花甚至將樹枝折斷“折桂聞香”,著實令人心痛。當初栽植桂花就是為了美化環境,給大家提供一個良好的公共環境,這種損人利己的不文明行為不僅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悖,而且給外地游客留下不好印象,影響商洛人文明形象。
入秋以來,我市一直被秋淋天氣所籠罩,加上今年又閏農歷九月,桂花花期比往年同期偏遲,天放晴后,每天穿梭不管是下鄉到農村搞三秋大忙,還是步行城市間的公園小巷,當一顆盛開的桂花樹映入眼簾,陣陣清香撲面而來,沁人心脾。尤其是在城市間的桂花園,這種感覺更為強烈。但我們時常會看到這樣一種場景:前面一位上了年紀的老人左手抱著一個兩歲左右的女孩,右手伸向綠化帶里的桂花樹,折下一枝桂花遞給了小女孩,小女孩拿在手上高興地使勁搖著;或是年輕的戀人隨手折枝桂花送給對方,以此博得對方一笑……
在我國桂花歷來是一種崇高和榮譽的象征,而在古希臘神話中,桂是用來獻給科學和藝術之神“阿伯隆”的圣物。我市各地近年來不斷加大鄉村美化力度,桂花栽植遍布城鄉,由此可見人們對桂花之喜愛。但喜愛就更應該愛護,因喜愛就隨手摘折,實乃不文明之舉,而大肆采摘也會影響桂花樹來年的生長。希望市民文明“賞桂”,不要隨意“折桂聞香”,做一個文明的現代人,共同維護美麗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