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思源,惠澤山區群眾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盛開才是春。何智賢的養豬場發展壯大了,但他飲水思源不忘鄉鄰。2013年,他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注冊成立丹鳳縣惠澤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意為恩惠農民、潤澤農村之義。
他積極吸納農村留守老人及殘疾人到公司就業。梅莊村56歲的劉新祿,前些年為給兒子娶媳婦在信用社貸款5萬,為人忠厚又不善經濟,一年下來連利息都還不全,生活非常困難。公司將其招進當飼養員,一次性預付兩年工資7萬元,幫他還清了貸款。梅莊村的服刑釋放人員王軍,無業在家精神頹廢,公司出資5萬元幫其建起了蔬菜大棚,免費提供有機肥,公司回收蔬菜,解決王軍的就業問題,王軍經常說“是智賢給了我重新做人的希望”。像這樣的劉新祿、王軍這樣的老弱病殘人員公司還有5名。
合作社發展會員32個,輻射帶動農戶40多家。實現“仔豬—飼料—防疫---銷售”一條龍服務。為每名會員量身定做一套適合的方案。通過網上搜集資料、專家咨詢等方式,對村民進行母豬、育肥豬科學管理、疾病防控、環境保護等培訓,手把手地傳授技術,同時為養殖戶提供各種技術和產品流通信息。2012年,本地毛豬收購價格只有6元5角,他通過網上查找各地銷售價格,搜索到了湖北、西安的價格,那里每斤能賣到7元,立即組織全村300頭往湖北等地,增加群眾收入3萬余元;兩年來僅生豬銷售一項,為農民增收10萬多元。2013年帶動就業100多人,增加經濟收入戶均3萬元。
他樂善好施,發揮自己的中醫特長,為村民免費診治,有效的解決了群眾看病遠的問題。他針對當前年創業熱情很高,但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創業過程困惑多的實際,因勢利導、積極協調和影響支持,在梅莊村興建起來兩家雞場和兩家羊場。
面對未來,何志賢正在描繪更加雄偉的發展藍圖:利用當地廣闊的荒坡資源,嘗試生態豬散養,打造綠色環保品牌;針對鎮村香菇種植戶多,缺乏深加工企業,公司將積極拓展業務,在鮮香菇包裝加工等方面,創出特色品牌,爭取帶動更多的農村勞動力就業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