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洛市西大門片區城市設計
城市定位:西安第二生活區、秦嶺最美山水生態城市
建設目標:慢生活城市、健康型藝術城市
城市亮點:“綠道”建設、一江(丹江)兩岸建設、一河(南秦河)兩岸建設、龜山公園建設、四大門戶區建設
本期內容:四大門戶區建設,具體為西大門片區城市設計展示,請大家積極建言。
1、設計目標
●綜合多樣的復合功能
規劃區位于商洛市西入口,是商洛旅游休閑服務中心,包容行政辦公、商業購物、餐飲娛樂、居住、教育、旅游服務多種功能,促使多元功能之間的互動作用,增強片區的活力與持續發展的動力。
●塑造具有鮮明特色和個性的總體形象
根據商洛自然環境特征,以“秦嶺最美是商洛”為依托,張揚個性,賦予時代內涵,凸顯城市文化底蘊,力圖塑造回歸本土環境、本土歷史、量身度做、不可替代的城市形象。
●建立安全舒適的交通系統
在現有交通條件的基礎上,深化交通系統組織,保障312國道和市區交通的合理銜接,力求便捷與安全,設計體現交通干道的引導作用和靜態交通的安排以及人性化的步行空間與步行系統組織。
2、功能定位
將規劃區建設成特色鮮明,環境優美、設施完備,集商業購物、餐飲娛樂、居住、教育科研、文化交流多功能為一體的城市門戶區。
3、設計主題
規劃區北依秦嶺山脈,南臨丹江美景,具有得天獨厚的山水格局。規劃以商洛市、商鞅文化、熊耳山、丹江為出發點,突出和強化“城、文、綠、水”四個方面的主題,因此在景觀環境設計中重點從“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打造不同的“城、文、綠、水”,體現時移景異的規劃理念。
4、總平面布置
本次規劃地段位于商洛市中心城區西部城區。西起312國道商州收費站,東至商鞅廣場,北起環城北路,南至商洛市職業技術學院,總規劃面積161.6公頃。是丹南組團、丹北組團、仙娥湖休閑旅游組團交匯處。是商洛市中心城區的西部門戶,是對外形象展示的重要窗口。
5、規劃結構
本次規劃從地塊的使用功能入手,將規劃區分為:五軸八組團。五軸分別是312國道,環城南路,環城北路等五條城市主干道。八組團是根據路網主骨架分割而成的八個功能組團。
6、建筑天際線控制
區域的中心集中高層建筑布置,使城市天際輪廓線拔高,形成集聚效應。同時在不同的空間節點上豐富城市景觀,使城市街景錯落有致。周邊地區的建筑結合老城特色和周邊地形,形成順應山勢和地形的起伏活躍的天際線。
7、水簾門
水簾門的設計利用現有的西干渠改造而來,大門設計以秦文化為表現元素,同時巧妙利用水渠打造景觀效果,使大門看上去如同一道水簾。
8、改革家論壇
改革家論壇區是本次規劃的兩大核心區之一,總面積15.9公頃。有改革家論壇、歷代改革家展館、度假酒店三大部分組成。中間是丹江,三大組團有棧橋及親水碼頭相互串聯。
商洛,因商山洛水而得名,同時又有商鞅變法而聞名。會議中心的建筑立面設計以商洛的“商”字為原型進行演變,與建筑主體結構有機結合,使建筑造型美觀大方,同時也賦予了建筑本身深刻的寓意和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