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平時輸液,最害怕的是什么?回血,行動不便。給孩子輸液,孩子一哭鬧,一個大人抱孩子,一個大人舉著輸液架,這場景在醫院里屢見不鮮。目前,一種新的微型便攜式多功能自控輸液器,將改變這一現狀。
新型輸液器可裝包里
昨日,在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麻醉科教授徐禮鮮演示了他研發的這種微型便攜式多功能自控輸液器,輸液器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主機,另一部分是膜盒輸液器,輸液器的主機裝有輕便的鋰電池,整個輸液器只有200克左右,輸液者可以將裝置掛在胸前或提在手上,甚至可以裝在包里,不受輸液姿勢和地點的局限。
據調查顯示,臨床上約90%的住院病人均需接受輸液治療,而常規輸液方法仍然使用輸液架,依靠液體重量等輸注,不能準確定量和控制輸液速度,還造成患者輸液時活動不便。
徐禮鮮說,1978年,他還是一名護士,當時給一個孩子扎好吊瓶,孩子哭鬧要去洗手間,于是,爸爸抱著孩子,媽媽拿著輸液器,但到了衛生間門口,兩人為帶孩子去男女衛生間發生了爭吵。不光如此,很多危重病人在轉運途中,輸液器在擔架或救護車上搖搖晃晃,空氣極易進入血管,輸液速度也不穩定。從2002年,徐禮鮮經過十幾年的研究,樣機更新了六種,終于研發成功了。
液體量到50毫升自動報警
徐禮鮮表示,新型輸液器將主機電池里的電能,轉化為機械能,機械能再轉換為相匹配的輸液力量,這種力量推動著液體瓶里的液體定向輸入靜脈,不會發生回血。
以往我們輸液的時候,經常會查看輸液管里是否有氣泡,護士也會過來排氣,新型輸液器具有微小氣泡自動識別,一旦識別到液體里有0.3毫升的氣體,就會暫停輸液,主機自動將氣泡排掉之后再次輸液。新型輸液器首創液體量動態預警系統,只要液體量減少至50毫升時,輸液器將自動報警。
新型輸液器可以控制輸液的定量和定速。冬季輸液時,新輸液器具有調溫系統,液體溫度可自動調控,保持在15℃至25℃之間。
患者輸液成本增加四五元
徐禮鮮說,便攜式輸液裝置的主機和膜盒輸液器已申請了國家專利,最快也要一年后進入市場。他的心理預期是,主機的生產成本在500元以下,一次性的膜盒輸液器的生產成本在1.5元以下。這樣的話,患者若是在醫院使用,一個膜盒輸液器的售價可能在6元左右,比起傳統的輸液器,患者一次的輸液成本要增加四五元。
昨日,一家三甲醫院急診科的主任表示,這樣的輸液器可能更適用于麻醉科或者危重病人。
昨晚,西安市兒童醫院急診科副主任蘇宇飛表示,輸液泵在兒科很常見,已在市場出現大約10年了,主要是因為嬰幼兒體重輕年齡小,需要對藥物用量控制得特別精確,輸液泵是插電的,將一個粗針管卡在輸液器的推桿前,護士設定好液體流速后,就可以定速定量給孩子輸液了,當液體少于一定量時,輸液泵也會報警,但由于受到針管容量的限制,目前,輸液泵每次的最大輸液量只能是50毫升。(華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