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訊 (屈亞軍 何浪濤)截至1月12日,我市累計安排困難群眾生活資金2.261億元,大米2.2萬公斤,面粉35.5萬公斤,食用油1400公斤,棉衣棉被2.57萬床(套),妥善安排冬春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
2013年,我市先后遭受2次干旱、2次風雹、5次暴雨等自然災害,全市六縣一區33.9萬戶、116.5萬余人次受災。為做好受災困難群眾的生活安排,市上先后召開冬春困難群眾生活安排專題會議,落實責任,分級負責,提前啟動了救助對象核查確定、救災物資采購等工作,在上級救災資金沒有下撥的情況下,先期下撥400萬元,用于救災物資采購,確保受災困難群眾的口糧、飲水、衣被、取暖、看病等問題全面落實到位,基本生活不出問題。
分類救助,確保受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對因災造成的倒房戶、農作物基本絕收戶,受災的農村低保對象、五保對象、優撫對象、低保邊緣戶等給予重點保障,按照口糧、衣被、取暖、治病等救助需求分類排隊,登記造冊,按照程序進行申報審批,對其他受災群眾且有自救能力、暫時無錢買糧的,給予適當的臨時救助,及時把必需的救災物資發放到受災群眾手中。
落實政策,及時下撥救助優撫資金。多方籌資,按標準下撥城市、農村低保資金、五保供養資金、電價補貼、冬季取暖費累計7164萬元。下撥臨時救助、城市“三無”人員、孤兒、流浪乞討人員補助資金4092萬元。下撥冬春救災補助資金1890萬元。下撥城鄉義務兵家屬優待金、重點優撫對象撫恤補助資金、醫療補助資金、“三線”建設傷殘民兵發放補助金、自主就業退役士兵一次性經濟補助金、軍隊無軍籍退休退職職工地方津補貼等累計9464萬元。
規范程序,確保救助款物發放到位。救災救助采取個人申請或村民小組提名、村委會評議、鎮辦政府審核、縣區民政局審批。救助款物發放,堅持專款專用,專戶管理,不截留、滯留、擠占和挪用,款物領取憑《災民(困難群眾)救助卡》通過“一卡通”實行銀行社會化發放,同時注明發放的數量、時間等,方便了群眾,減輕了基層的工作壓力,確保了及時、高效、公開、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