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1+1丨多地進口冷鏈食品檢出核酸陽性,如何防范進口病毒趁“冷”而入?
近日,全國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管理平臺上線運行,基本實現(xiàn)從海關入關到生產加工、批發(fā)零售、餐飲服務的全鏈條信息化追溯……進口冷鏈管理不斷加強,卻仍有從業(yè)者出現(xiàn)感染。
在12月3日晚間的《新聞1+1》中,白巖松對話中國疾控中心消毒學首席專家張流波、國家市場監(jiān)管總局食品協(xié)調司三級調研員夏偉,探討如何保證從業(yè)人員和進口貨品安全?進口冷鏈,如何阻擋進口“病毒”?
進口冷鏈防護
面對這些問題>>>
冷鏈食品從業(yè)人員,如何更安全?
還能采取哪些補充措施減少對人的感染?
一些小型或從非正規(guī)渠道進口的冷鏈食品,該如何監(jiān)管?
1
消毒人員并非百毒不侵
中國疾控中心消毒學首席專家 張流波:青島這波疫情第一例無癥狀感染者可能存在兩種情況——
①可能在搬運過程中被感染,
②可能在消毒過程中被感染。
實際上消毒人員和醫(yī)務工作者一樣,并不是百毒不侵,所以在進行消毒的過程,在進行操作的過程中都存在著被感染風險。加強自身防護,做好相關防護工作非常重要。
2
消毒人員該如何做好防護?
中國疾控中心消毒學首席專家 張流波:
①從事消毒的人員最好是有資質的。今年人社部已經(jīng)專門把消毒員作為一個職業(yè),大家應該努力按照消毒員的職業(yè)要求去做。在還沒有取得消毒員資格的情況下,一定要培訓合格以后再上崗,對消毒以及自我防護的知識能有所了解。
②一定要做好自身防護。冷鏈食品的消毒人員也好,工作人員也好,既要穿很多衣服,又要做好防護,還要干重體力活,所以防護可能比平常要難一些,但再難也要保證安全。
③一定要注意做好手的衛(wèi)生。接觸了冷鏈物品以后,一定要及時進行手的消毒或清潔。
④有條件的話,建議接種應急疫苗。
⑤如果能做到集中食宿,還是有必要的,方便及時監(jiān)測自身健康。
3
迫切需要低溫下有效的消毒方法
中國疾控中心消毒學首席專家 張流波:低溫下的消毒是今年的新問題,此前的消毒措施都是在常溫情況下進行的。低溫可能對消毒效果會有明顯的影響,一些常用的消毒劑、常用的消毒方法就可能沒用了。這個時候,迫切需要一些能在低溫下有效的消毒劑和消毒的方法,這是以前沒有碰到的新問題,所以也是最難的地方。
4
中國疾控中心:低溫冷凍消毒劑即將研制成功
中國疾控中心消毒學首席專家 張流波:溫度低了以后,消毒劑的消毒能力顯著下降,特別是結冰后,肯定就沒有效果了。哪怕不結冰,它的消毒效果也會下降很多倍。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急需要低溫下能夠保持有效的消毒劑。
實際上,在新發(fā)地出現(xiàn)疫情之后,中國疾控中心就已經(jīng)開始進行相關研究,所以低溫冷凍的消毒劑很快就可以跟大家見面,中國疾控會把相關的配方、使用的方法,完全公開、無償向社會提供。我們已經(jīng)做了5個多月的研究了,我們一定爭取能夠盡快把這個問題給解決掉。
5
冷鏈食品如何安全管理?
中國疾控中心消毒學首席專家 張流波:對冷鏈食品的管理有一整套的措施。第一步就是消毒。我們有兩個選擇,第一是把冷鏈食品的表面基本恢復到常溫狀態(tài)再進行消毒。第二,對于一定要在低溫情況下進行消毒處理的,對于檢測陽性的,采用封存的方法,或者直接焚燒、銷毀、填埋,用這些方法來進行處理。現(xiàn)在面臨的情況是我們對所有冷鏈食品的表面都要進行消毒,所以這一塊的任務會更艱巨一些,我們也急切需要有一些新的技術來補充。
6
全國90%以上進口冷鏈食品可追溯 剩下10%呢?
當前,全國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管理平臺接入9個省(市),冷鏈食品首站進口量占全國90%以上。
國家市場監(jiān)管總局食品協(xié)調司三級調研員 夏偉:我們一開始選擇的這9個重點省份,都是口岸比較多,進口量比較大的。我們把這9個省份納入到信息追溯里,其實也是為了突出重點,先從重點地區(qū)入手,再逐步向全國拓展。
另外這10%并不是說不能追溯,同樣可以實現(xiàn)追溯,只不過在方式上和信息化手段略有不同。這10%主要通過紙質臺賬、進貨憑證等方式來記錄追溯信息,這也是《食品安全法》提出來的明確的要求。
不管是信息化追溯,還是這種紙質臺賬,監(jiān)管人員都會去進行現(xiàn)場排查,督促企業(yè)如實記錄產品名稱、規(guī)格、數(shù)量、批次,包括進出貨記錄等關鍵信息。所以這10%實際上也是在我們的控制之下,這一點請大家放心。
7
非正規(guī)渠道進口的冷鏈食品,如何監(jiān)管?
國家市場監(jiān)管總局食品協(xié)調司三級調研員 夏偉:目前我們建的全國追溯體系實際上是三級加工,包括國家層面的平臺,省級平臺,還有企業(yè)級的平臺。有條件的企業(yè)可以自建追溯系統(tǒng),自己開展追溯,小型的,甚至小微企業(yè),它沒有這種技術或能力去建追溯體系,在這個時候省級的平臺就發(fā)揮作用了。
省級平臺的定位,實際上是追溯管理,還有公共服務,為這些沒有自建系統(tǒng)的企業(yè)去提供服務提供幫助。所以我們的考慮不管是大的、中的,還是小的企業(yè),只要是經(jīng)營進口冷鏈食品的,都要把它納入到追溯中,實現(xiàn)來源可查、去向可追。一些非正規(guī)來源食品的來源渠道,其實不管有沒有疫情,這部分就是非正規(guī)的,也一直都是相關部門打擊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