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聯合國成立80周年。80年前,聯合國應運而生,全球治理掀開新的一頁。80年后,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全球治理走到新的十字路口。在近日舉行的2025上合組織國家全球治理圓桌對話會期間,本報采訪了聯合國駐華協調員常啟德。
“這是一個非常受歡迎的倡議”
為健全全球治理體系,中國不久前提出全球治理倡議。該倡議強調了奉行主權平等、遵守國際法治、踐行多邊主義、倡導以人為本、注重行動導向等五大核心理念。
“這是一個非常受歡迎的倡議。”常啟德說,這個倡議的內容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認為,任何能夠促進和推動全球治理、推動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目標實現的理念和倡議,都是受歡迎的。
常啟德表示,當前多邊主義受到沖擊,全球治理赤字擴大。“全球治理倡議為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注入了新動力。與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一樣,全球治理倡議與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一脈相承,順應了絕大多數國家的共同期待。”
“全球治理倡議不僅是一個愿景,更是國際社會可以切實合作的領域,能夠將每個人納入可持續發展目標當中。”常啟德說,該倡議呼吁依托聯合國、有關國際組織及區域次區域多邊機制,會同各方采取積極行動,建立一個前瞻性的框架,確保發展中國家能夠更多地發聲,在科技發展、人類福祉方面凝聚廣泛共識,不斷豐富了改革完善全球治理的方法和路徑,“這與聯合國目標一致,那就是支持各方加大溝通合作,堅持多邊主義,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
“聯合國和中國一直并肩前行”
“聯合國和中國一直并肩前行,是最好的伙伴。”常啟德表示,中國在南南合作、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減貧、維護糧食安全等領域作出了很多貢獻。他以減貧來舉例:“中國成功讓數億人擺脫貧困,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在推動全球減貧方面,中國提供了切實可行的經驗,并通過上合組織、南南合作等機制,向世界廣泛分享這些經驗、技術,“中國在這方面的作用絕對是至關重要的”。
作為聯合國駐華協調員,常啟德一直以來積極促進聯合國與中國政府的合作。“我非常高興能夠來到中國,把聯合國的理念變成與中國務實合作的項目。”他說,在聯合國框架指導下,聯合國駐華組織與中國的合作進展順利,比如包容性發展、新能源合作、綠色發展等。他認為,面對氣候變化、流行病防治、金融風險等全球性挑戰,任何一個國家無法解決,只有全球攜起手來才能構建信任、共同行動,“中國在這方面提供了一個良好范例”。
“推動人類共同進步,并確保沒有人被落下”
常啟德說,氣候變化、沖突、深度貧困等危機正在世界各地發生。“全球每晚有數億人餓著肚子上床睡覺,數十億人正在經歷某種形式的糧食危機,數億人流離失所,面對這些難題和挑戰,國際社會必須團結起來,推動人類共同進步,并確保沒有人被落下。”他認為,多邊主義并非一種替代方案,而是應對當前全球挑戰與風險的必然決定。
“中國在全球治理體系中的作用至關重要,始終是多邊主義的重要倡導者和聯合國《未來契約》的堅定支持者。我們期待繼續與中國攜手合作,確保多邊體系能夠勝任使命,應對當前挑戰。”常啟德說。
回顧聯合國80年來的發展歷程,常啟德表示:“聯合國最偉大的成就在于將多邊合作制度化,開辟了共同應對全球性問題的渠道。”聯合國及其會員國的存在,本身就彰顯出各國愿意遵守基于規則的全球秩序。“聯合國提供一張共同的桌子,盡管人們有分歧,但依然可以進行對話。”
今年3月,“聯合國80周年改革倡議”啟動。“中方為不斷改進完善聯合國工作,提出了很多有益建議。”常啟德說,“如果我們都團結起來,朝著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前進,全球治理改革和完善將取得更大進步。”
(人民日報海外版 彭訓文 孫詩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