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杜雨萌
9月18日,國新辦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國家體育總局相關負責人出席并答記者問。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體育總局堅持擴大消費,持續推動體育產業快速發展,市場潛力持續釋放,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顯著提升。”據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周進強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體育產業總規模和增加值大幅躍升,增速均高于同期GDP的增速,占當年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持續上升。2012年至2022年,體育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達15.4%,占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0.60%提升至1.08%。
周進強表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體育改革作出明確部署,為全國體育戰線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國家體育總局將堅持以改革創新賦能體育高質量發展,在進一步全面深化體育改革中展現新擔當新作為,奮力譜寫體育強國建設的新篇章。”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特別是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之后,人民群眾參與體育運動、進行體育消費的熱情也在不斷高漲,尤其是日前巴黎奧運會的舉辦,更是進一步帶動了國內的體育健身熱潮。
周進強稱,下一步,國家體育總局將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打好政策牌。國家體育總局將出臺更多政策措施,釋放政策紅利,研究制定和賽事有關政策,破解瓶頸制約,進一步豐富賽事消費的場景。二是打好活動牌。國家體育總局將繼續會同相關部門推動“跟著賽事去旅行”“體育賽事進景區、進街區、進商圈”活動,使它的效益更加顯著。三是打好宣傳牌。國家體育總局將總結各地開展這類賽事經濟和賽事消費的好經驗、好做法,加強宣傳推廣,推動和引導賽事經濟更好發展。
為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體育消費需求,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經濟司司長楊雪鶇表示,下一階段,國家體育總局將重點加大三方面的供給,滿足消費需求。
首先,加強場地設施的供給。一方面,國家體育總局將充分發揮中央預算內投資引領、撬動、示范的作用,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加大體育場地設施建設,進一步開展公共體育場館免費低收費開放,為人民群眾參加體育運動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將鼓勵體育場館進行智能化升級改造,鼓勵群眾“錯峰”運動,充分利用新技術、新科技提高體育場館的利用率。
其次,加強體育產品的供給。在制造業方面,國家體育總局將加快新技術、新材料在體育用品領域的應用,推動體育制造業轉型升級,打造智能裝備、智慧場館,更多地讓智能化應用在產品和消費場景上。在服務業方面,我們將加大體育賽事的供給,提供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的體育服務,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
最后,加強政策措施的供給。國家體育總局將進一步加強與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以及文化和旅游部的溝通協調,研制出臺體育用品轉型升級、戶外運動高質量目的地等政策措施,不斷打通政策堵點和難點,優化發展環境,激發市場活力。
“下一步,國家體育總局將抓住機遇,乘勢而上,主要從三個方面集中發力,進一步推動戶外運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楊雪鶇表示,在優化政府服務方面,繼續完善戶外運動產業的政策舉措。國家體育總局將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落實《戶外運動產業發展規劃(2022-2025年)》《促進戶外運動設施建設與服務提升行動方案(2023-2025年)》,加快研制進一步推動戶外運動產業發展的措施,比如以冰雪運動帶動冰雪經濟、戶外運動高質量發展目的地等相關政策,持續優化發展環境,推動戶外運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在加強市場供給方面,繼續加大戶外運動場地設施建設。國家體育總局將充分調動社會力量,統籌利用多方資金渠道,鼓勵社會資本投入,推動建設山地戶外營地、航空飛行營地、汽車自駕運動營地、運動船艇碼頭和滑雪場等戶外場地設施,進一步夯實戶外運動發展的基礎。在促進社會需求方面,國家體育總局將繼續豐富戶外運動產品和服務供給。